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為了幫助好友巴賽尼奧娶得美嬌娘,向放高利貸的猶太人夏洛克借了三千塊金幣,條件竟是自己身上的一磅肉……朋友間的肝膽相照,猶太民族與基督教徒之間的敵視,盡在《威尼斯商人》中表露無遺。
莎士比亞以其慣用的手法,將悲劇與喜劇摻雜在此劇中,使得劇情發展到悲劇的邊緣時,竟峰迴路轉地有了完美的結局。
作者簡介 朱生豪(一九一二∼一九四四) 翻譯巨擘 朱生豪,浙江嘉興人,本名朱文森,生於一九一二年舊曆十二月十五日,因「不願意把自己的生日放在廢朝的歲暮,做一個亡清的遺嬰」,而把出生日期定為民國元年二月二日。 四歲起由母朱佩霞及叔祖母啟蒙,始讀《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詩》,九歲起廣泛閱讀家中藏書,如《山海經圖說》、《三國演義》、《聊齋誌異》等,後考入嘉興國民第一高級小學,改名朱生豪。十歲時,即在《小朋友》雜誌上發表詩歌。同年,因母親病故,又父親開辦的布店和襪廠先後倒閉,相隔二年後隨之病逝,兄弟寄居於姑媽家,開始流離顛沛的一生。 僅管家境窘困,求學不易,朱生豪的學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尤以國文、英文成績最佳。一九二九年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學,主修中國文學,副修英文,後加入「之江詩社」,為詩社之首,深為師友所服膺。夏承燾曾稱許朱生豪之「聰明才力,在余師友之間,不當以學生視之。……聞英文甚深,之江辦學數十年,恐無此未易才也。」 一九三三年,朱生豪於之江大學畢業,由原之江教師、世界書局編輯胡山源介紹,進入上海世界書局任英文編輯,參與編撰《英漢四用辭典》。一九三五年因詹文滸提議,與世界書局正式簽訂合同,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對當時身處十里洋場,目睹腥風血雨的朱生豪而言,譯莎工作為其視為民族英雄的事業。 八一三戰事暴發,朱生豪連夜隻身逃離寓所,隨身只帶出莎氏全集及部分譯稿,其間雖未完全中斷譯莎,卻又於太平洋戰爭時再度丟失全部譯稿和資料。直至一九四二年,朱生豪閉戶不出,致力譯莎,先後完成三十一齣半莎劇,僅餘五齣半歷史劇未譯,其於自序中言:「夫以譯莎之艱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畢生精力,殆已盡於茲矣。」一九四四年,朱生豪以英語高聲背誦莎劇,次日午,示意妻至床側,說了聲「我要去了」,便含怨離世,得年三十二歲。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