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579364117 |
定价 |
NT300 |
售价 |
RM46.90 |
作者 |
林安梧
|
出版社 |
明文
|
出版日期 |
1996-04-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90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本書先經由類型學的對比指出中 西方宗教之異同,並由弗蘭克意義治療法之啟發,進一步以之為對比,闡發中國儒道佛三教所隱涵的治療學思維,指出儒家型的意義治療學之所重在於「我,就在這裏」,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所重在於「我,向前開啟」,道家型的存有治療學重在於「我,就在天地間」,佛教型的般若治療學之所重則在於「我,當下空無」,民間善戈王鳳儀所提出之五行治療學則重在「撥陰取陽,進一步以開其,源退一步以培其本。」但願如此能克服存在的異化,歸復生命之自身。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