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在面對死亡
|
|
Dying with Confidence |
|
|
|
|
|
|
|
|
ISBN |
9789862720998 |
定价 |
NT260 |
售价 |
RM40.60 |
优惠价 |
RM34.92 *
|
作者 |
阿念仁波切
|
译者 |
賴隆彥 |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 |
2012-01-08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64 页. 21. |
库存量 |
已搶購一空目前無法購買 |
|
可订购时通知我 |
|
|
|
|
|
|
|
|
|
|
|
|
|
|
|
|
如果我們拒絕在生活中思惟死亡 那麼當它逼近時,我們不可能會有任何正念
-阿念仁波切
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說,因為死亡,我們才有可能去把握到存在的意義。奧修(Osho)說,生命裡唯一確定的事就是死亡。它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的事,而是隨時會臨到你我的。在心底深處,我們都希望有個善終,好好走完這一段路,那麼面對人皆有死的真理時,與其否認、拒絕、憤怒、沮喪到承認,無助地走到人生的終點,我們為什麼不平安自在地面對我們自己和我們心愛的人的死亡?
佛陀當年見老病死諸相而生大厭離,決定求菩提道;對於一個佛教徒而言,死亡的過程是修法證道的最好時節,在死亡那裡,我們體認到生命的遷流無常,對於眾生的死亡,我們也可以生起慈悲心。
藏傳佛教的阿念仁波切是個慈祥的長者,他告訴我們不要以為死亡離我們很遠,而不去思考自己生命的問題,待得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卻錯過了開悟解脫的機會。於是他對我們開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對於死亡的正念,為死亡的到來預作準備,他也概說死亡到來的種種徵相,和死後的種種境界。仁波切更對我們開示藏傳佛教當中甚為殊勝的「頗瓦法」,在面對自己的死亡,能夠一心不亂,諦觀無常而得究竟解脫,或以慈悲心幫助他人往生彌陀淨土。此外,仁波切也具體而務實地提到臨終前的醫療建議,以及親人和照護者、修行者該如何幫助臨終者處理死前與身後事。
無論是正信的佛教徒,或是願意認真思考你們的死亡問題、為自己的死亡作準備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仁波切對你們的諄諄教誨和勉勵。而如果你們有心愛的人正要徬徨恐懼地踏向旅程的盡頭,仁波切的開示也將會是生死大海裡讓你們依止的洲島。
本書特色
1、解釋藏傳佛教對於死亡的觀念。 2、具體的臨終規畫、遺囑準備之建議指南。 3、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藏傳佛教至為殊勝的頗瓦法和修行指導。 4、從藏傳佛教觀點探談現代的安寧療護。
作者簡介
阿念仁波切(Anyen Rinpoche)
出生於西藏的安多,其佛法傳承可直接上溯自著名的大圓滿大師巴楚仁波切。在經過十四餘年的深入研究與單獨閉關後,獲得堪布(藏語khenpo,即親教師或住持)職位,並成為其寺院大學的首席學者。曾在西藏與中國各地教學,現在則為東南亞、日本與北美各地學生們的導師。目前住在科羅拉多州。
譯者簡介
賴隆彥
愛閑靜,好鬆柔,喜相應,樂山水。曾譯《森林中的法語》、《佛陀的聖弟子傳》、《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觀呼吸》、《快樂來自八正道》、《禪悅》、《一心走路》、《佛教基本通》、《佛法陪我走過病痛》等書。
|
|
|
|
|
|
|
|
|
|
|
|
|
|
|
目錄
回向;編者序; 1. 前言
第一篇:死亡時的心靈準備:生與死的逐步禪修 2. 關於死亡與正念;3. 建立修行願景;4. 修行遺囑與死亡規劃;5. 修行寶盒
第二篇:死亡逼近時的心靈修行 6. 生活與臨終的中陰;7. 死亡的徵相;8. 於死後中陰解脫;9. 頗瓦法(遷識法);10.頗瓦法教授;11當死亡逼近時;12.如何助人通過臨終過程;13.佩戴解脫
第三篇:學佛行者的醫療考量 14.佛教與西方科學
第四篇:負責照護的學佛行者 15.信託法友
結論 東杜法王跋
附錄一、死亡時的佛教祈禱文;附錄二、為死亡所準備的文件;附錄三、臨終前的醫療指示與修行遺囑樣本;附錄四、阿念仁波切的龍欽寧體傳承;附錄五、三昧耶戒的意義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