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沒有歷經過那段白色恐怖歲月的人,永遠不能體會出受難者及其家屬內心所承受的苦難和傷悲。多少受難者,經不起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而含恨九泉;多少無辜的家屬,受到社會歧視的眼光而悲憤終生。當實施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於一九九二年終止後,部分受難者本人或其家屬,始透過民意代表及各種管道四處陳情,冀望獲得平反後能得到一點精神上的慰藉或補償。但無論是執政當局或軍方,總會搬出一套難以服人的理由來搪塞或為己辯護,真正獲得平反或補償的案例並不多見。 尤其在那個「反共抗俄 消滅朱毛」與「蔣總統萬歲 萬歲 萬萬歲」的年代,憲法賦予島民的自由,完完全全被戒嚴時期、戰地政務體制下的單行法剝奪掉。一句無心話,兩個敏感的字,同樣會換來牢獄之災,可說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純樸的島民何辜?民房被駐軍佔住,婦女還要遭受騷擾和欺凌,甚至以槍械相向,金門婦女何辜?作者簡介陳長慶 「隨著兩岸軍事對峙的結束,從此走向理性的交往,陳長慶先生以冷峻的眼光重新審視過去的歷史,跳出以往金門作者記述描寫的藩籬,賦予了戰爭題材新的內涵。陳長慶的小說,可以說是金門文學戰爭小說的一個突破。其意義在於對戰爭的思考比較冷靜,筆觸比較細膩,避免了長期以來政治圖解式的敘述方式。它也許是今後金門文學戰爭題材作品發展的方向。」──福州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陳慶元博士〈金門文學現狀淺見〉
代序:「爭地」的悲歌──陳長慶《歹命人生》讀後 謝輝煌寫在前面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尾聲後記作者年表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