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自序
前言
一、研究目的與動機
二、研究範疇及方法
三、文獻回顧與探討
四、預期研究成果
黑暗時光—─臺灣政治受難年代及臺灣監獄述
一、日據時期臺灣政治活動
二、國民政府撤退來臺之後—戒嚴時代的來臨
三、監獄釋名
四、臺灣監獄建置一覽
臺灣監獄文學書寫向度
一、臺灣監獄學中的精神向度
二、臺灣監獄文學文類分析
三、臺灣監獄文學之意象及符碼
本論一:日據時期
日據時期(上)
一、賴和論
二、林幼春論
三、蔣渭水論
四、陳逢源論
五、蔡惠如論
日據時期(中)
一、「黑潮」意象與楊華《黑潮集》
二、童真與黑暗的對話
三、《黑潮集》藝術特色
四、張深切論
日據時期(下)
一、王敏川與蔡培火
二、張麗俊論
三、日據時期其他監獄文學
本論二:國民政府遷臺以後(1945-1978)
楊逵論
一、獄中散文∕雜記∕詩歌∕創作
二、形式∕刑室的書寫——《綠島家書》
三、粉墨登場戲官場
曹開論
一、曹開其人其事
二、數學教師的反抗精神
三、嘲諷∕戲謔∕幽默的獄中詩
四、獄中人物∕聲音∕物體的描寫
五、獄中詩的藝術特色
柯旗化論
一、悲願的呼喚—─柯旗化獄中詩
二、一曲鄉思盡是南國情——《南國故鄉》
三、回憶下的《臺灣監獄島》
柏楊論
一、獄中詩詞的創作動機
二、苦悶的正視與描繪
三、歷史場域自由奔馳與書寫
四、童言童話繫親情
「白色恐怖」下的集體記憶
一、蔡德本論
二、陳映真論
三、呂昱論
四、吳新榮論
威權統治下的案例紛陳
一、葉石濤論
二、雷震論
三、施明正論
四、李敖論
五、陳列論
本論三:「美麗島事件」至解嚴以後(1979-2005)
姚嘉文論
一、歷史與歷史小說的對話
二、以歷史來話臺灣
三、以人物來話歷史
四、律師性格及宗教情懷
呂秀蓮與紀萬生
一、意外的人生意外的文學成就
二、第二性∕女人乎?
三、呂秀蓮獄中小說藝術特色
四、紀萬生《獄中詩選》
楊青矗與王拓
一、心夢∕心魔之辯
二、性別∕體制的超越
三、抽象與真實人生的對話
四、王拓論
施明德與溫瑞安
一、施明德論
二、溫瑞安論
解嚴以後:「政治」因素以外
一、林建隆論
二、許仁圖論
三、監獄寫作班
四、《新生月刊》
五、郭桂彬獄中詞曲創作
結語:從歷史的回顧到文學的建構
引用文獻
附錄一:口述歷史:姚嘉文獄中書寫
附錄二:姚嘉文獄中家書批示公文
附錄三:口述歷史:柏楊獄中書寫
附錄四:口述歷史:楊青矗獄中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