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宋代大學者張載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理想,以此來形容王陽明的一生亦不為過。
王陽明出生於明朝中葉,在那個社會動盪、政治腐敗、學術委靡之時代,他懷著成為聖賢的抱負,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創下了令人矚目的世功和學說。王陽明生平命途多舛,屢試未中,及第之後入朝為官,在任兵部主事時,因反對劉瑾等宦官為政,被貶謫為龍場的驛丞,後來受朝廷重用,平亂屢建世功,榮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在學術思想方面,他鑽研朱熹「格物致知」的儒家思想,對「存天理、去人欲」之說產生了疑惑,認為朱子學說不是真正的聖人之學,「心學」才能解釋其中的困惑。從而轉學陸九淵的學說,隨後創立了「心學」。
縱觀王陽明的生命歷程,雖然一路坎坷,但他世功顯赫,學名昭昭,成為中國歷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有顯著作為的大家。
學者郭沫若先生曾說:「王陽明是偉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復活者。」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甚至認為,王陽明是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可見,王陽明在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精神的傳承和立新兩方面的重要地位。王陽明的思想流傳千古,響徹中外,不僅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中受益,就連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都在其隨身攜帶的腰牌上刻寫:「一生伏首拜陽明」。
王陽明的思想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心即是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是心學說的基本觀點。他認為人心是根本的問題,是產生善與惡的源頭。任何外在的行動,事物都是受思想支配的,一切統一於心。
針對當時社會言行不一的弊病,王陽明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糾正了朱熹先知後行的知行觀。他認為知行是不能夠相分離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總之,有知必有行,有行必有知。
王陽明摸索的致良知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是「千古聖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良知人人都有,致良知就是讓心回到「無善無惡」明潔的本真狀態,是透過主體的意識達到自我道德的修養,規範自我的行為。致良知被稱為王陽明心學的核心部分。
王陽明一生堅持自度度人,成己成人的原則。從良知出發,人人皆是平等的,凡人也可以成為聖人。只要維護心為本體,做到心外無物,追求透徹的本心,胸懷灑脫、超然入聖,沒有什麼困難可言!這個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振聾發聵的作用,打破了程朱理學的禁錮,為委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一時間心學佔據了當時學術的主導地位。
王陽明的心學旨在呼喚人的本體意識,著重強調個體本身的價值和自我人性的修養。心學不僅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對現在的社會也具有深刻的意義。
面對越來越快節奏的生活,疲憊不堪的人們麻木地追求金錢、地位、名利。精神生活逐漸荒蕪,心靈也越發孤獨。王陽明的學說雖然不是新時代的產物,但能夠啟迪人心,為精神提供養分,這也正是編寫此書的主要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