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574902910 |
定价 |
NT260 |
售价 |
RM40.60 |
优惠价 |
RM36.13 *
|
作者 |
趙莒玲
|
出版社 |
天衛文化
|
出版日期 |
2011-02-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0 页. 20.9.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电子书试读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薦 ★「好書大家讀」選書
臺灣政商中心,在國際舞台上耀眼非凡的新北市與臺北市、讓人聯想到《桃花源記》的桃園、以及文化古都新竹及有「山城」之稱的苗栗,本書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勾勒交織出臺灣北部地區的人文景觀,帶領讀者從建築、文化背景來一窺北臺灣的開發故事。
作者簡介
趙莒玲
思想開放,好惡分明,處事傳統。深受新聞教育影響,對各類事物充滿好奇。最愛與朋友分享愉悅的事物與奇特經驗,目前從事新聞編輯採訪工作。著有《臺北市古街之旅》、《臺北城的故事》、《親子動物園》、《臺灣開發故事》。 |
|
|
|
|
|
|
|
|
|
|
|
|
|
|
目錄
重新「發現」臺灣而豐富自己
新北市 紅毛城看盡臺灣歷史 16 異國風情大融合的淡水 20 八里坌沒落,新莊崛起 25 從商業河港轉變為工業重鎮 27 三鶯走廊別有洞天 32 鳶山下的子民風光百餘年 35 黃金故鄉——九份的流金歲月 38 臺北第一大家族——劉雲年的故事 44 板橋因「林本源」家族而興旺 48 中、永和兩兄弟難分難解 52 文史工作室為臺北縣歷史扎根 54 新北市第一 58
臺北市 艋舺曾是臺北的代名詞 63 龍山寺是艋舺歷史見證人 65 社會福利不輸現代 69 大稻埕因茶葉而貴 72 臺灣新文化發源地 77 城內是現代化的先驅 82 士林為漳州人的天下 87 北投開發雖早,卻不發達 89 錫口的「小蘇州」消失了 93 安溪人守住了文山堡 95 都市發展的影響 97 新北市第一 100
桃園 蘆竹最早開發亦最寂寥 104 大園早年由閩、粵移民共同開拓 108 范姜家族創造新屋的歷史 110 楊梅人守不住「聚寶盆」 113 中壢、桃園分別成為財經中心 116 大溪是桃園文史的瑰寶 118 大溪傳統家具頂呱呱 123 清末日據初,商業達到巔峰 125 長年械鬥,交通不便,一蹶不振 127 三山國王廟不見了 130 客家人與大溪的淵源也很深 132 龍潭因大溪興盛而崛起 133 桃園縣地名閩、客並存 140 從龍崗看眷村溫情 142 桃園第一 146
新竹 王世傑是首位開發竹塹的漢人 152 竹塹曾為北臺灣行政中心 154 內、外公館為竹塹風光史的見證 158 新竹由平埔族和閩、客移民協力開發 163 姜秀巒是內山開發的最大功臣 166 各種不同的開墾形式 170 內灣線駛出一段歷史 175 閃耀的科技文化城 180 竹塹雜記 184 風城的客家風情 186 新竹第一 192
苗栗 中港溪是漢人開發苗栗的起點 198 龍港褪色的流金歲月 203 通霄、苑裡是「大甲蓆」大本營 207 縣治所在地的苗栗市 210 黃南球最大根據地——獅潭 216 三義出木雕,銅鑼不產銅鑼 220 南庄樟腦史和大湖抗日記事 223 賽夏族與泰雅族結親家 225 悲愴蒼涼的「矮靈祭」 227 寓意深遠的客家民俗 230 苗栗第一 234
新北市、臺北市大事年表 237 桃園、新竹大事年表 238 苗栗大事年表 239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