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832385318 |
售价 |
RM20.00 |
特价 |
RM18.00 *
|
作者 |
吴木炎
|
出版社 |
大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1-07-01 |
装订 |
平装. 159 页.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此马新简体书,调货需时约9-14个工作天。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本书收录吴木炎四十五篇报章专栏评论文章,论及课题大都属于他的专业范围,包括城市重建、大道、机场、交通系统所牵涉到的种种问题。他认为一个城市即使硬体建设进步,如果没有灵魂,就不可能晋级为国际大都会,因此他在城市特征、历史古蹟、文化氛围各种课题上也着墨不少。
更可贵的是,吴木炎不只说说而已,还身体力行,参与社会工作。例子之一:广东义山能够在一场民众运动之中保留下来,吴木炎扮演着催化的角色。
本书共分成四辑:〈城市开讲〉、〈为交通把脉〉、〈圈点华团〉及〈指点社经〉。
第一辑的〈城市开讲〉五篇文章中,吴木炎特别指出了吉隆坡和新山这两个城市在发展规划上的优缺,如〈隆市的历史及传统特征存亡攸关〉一文,他指出吉隆坡重建过程中,应当重视及适当保存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特征的建筑物和历史遗迹;〈隆市的现代化步伐〉中,作者指出城市的进步,也要有民众配合才算完整;〈新山──崛起的城市之星〉点出了新山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第二辑〈为交通把脉〉,直陈我国政府在交通发展上急功近利,〈过路费泰山压顶〉一文中指出,吉隆坡的交通应是「急需改善之公路」;作者在〈落实马中航空协定的功能〉中认为,航空协定或签署不应视为一项成就,而是更积极地落实交流和关係。
第三辑〈圈点华社〉是谈华团及华社的状况。作者在〈别盲宠「知识分子」〉不客气地指出,华团崇拜博士专才的心态,只会造成无形的浩劫;〈论「华社资研中心」方略〉讲述资讯社会的形成,必须透过行动与实践,将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发展成我国华社最具规模的资研机构。
第四辑〈指点社经〉谈及我国工商界的发展概况。在〈大马工业大蓝图下各州寻求发展〉一文中,作者认为我国十三州应考量本身的特征,作为提供不同领域工业的需求;〈是谁助长西方优越感〉则斥责当政者有崇洋媚外的心态,误信外国月亮比较圆的不变神话,结果落得全盘皆落索。
其馀精采文章尚包括:〈市政府谘询委员之争〉、〈人民的期望〉、〈编制有效的领袖训练计划〉及〈应该检讨房屋促销运动〉等。虽然大部份文章成书于八十年代,然而对照今时今日,仍可发现我国在许多课题上仍然无甚进步,作者确有远见。 |
|
|
|
|
|
|
|
|
|
|
|
|
|
|
吴木炎,马来西亚资深的城市土地运用兼交通规划谘询顾问,受政府和私人机构委聘,参与国外多项大规模的发展计划之研究工作,包括汶莱、越南、柬埔寨、中国及寮国等。1974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城市土地规划系,并考获交通规划硕士学位。曾为英国一家国际谘询顾问机构服务,广泛参与英国和海外多项基础建设计划。
1978年创办马综合技术及发展谘询顾问公司,先后参与国内多项大型基建工程的研究工作、新市镇规划、综合商业研究、政府之区域发展蓝图及城市重新发展的规划工作,包括雪兰莪基础建设大蓝图及布特拉再也数项主要计划。
吴木炎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目前担任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工商总会董事兼资讯工艺组主任、马来西亚中华工商联合会中央理事兼基建与私营化组主任、雪隆潮州会馆董事及马潮联青顾问兼信託人等社团职位。另外,吴木炎也受邀为多家报章和杂志撰写专栏。着有《前路亮红灯》。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