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中國共產黨、國民黨早期領導人,第二號“漢奸”陳公博的《苦笑錄》及回憶文章,包括《未完成的致蔣書》和《獄中自白書》,均是研究中共、國民黨兩黨歷史的重要資料。
自稱“亂世能臣”的陳公博一生政治生涯走過了共產黨--國民黨--汪偽政府這樣一個軌跡。論者認為,陳公博乃一聰明才子、性情中人,見人知事都有見地,為人處事多率性而為,因此,他的一生實際上就因了這性格的因素而呈現出復雜多變的形態,先共後國,先左後右,直至做了“漢奸”。
書中所述多為中國政治派系活動的內幕,因為陳公博在其中身為“要角”,故其記述可以讓我們得窺堂奧。
而陳公博在本書序言中說:
政治的內幕,太複雜而且太變幻了;彷彿夏天的天氣,萬里晴空,驕陽如火,你偶然見著天際橫著一抹淡淡的微雲,也許不大而且絕不經意,然而這一抹淡淡的微雲,一陣便倏然變成了驟雨,一陣或者倏然變成了狂風。身當其事的人們,自己也難得知道它變幻的來源,也難得知道它演化的結果。要防患未然罷,本來似乎沒有患;要補救事後罷,竟直使你來不及救,只有像大風雨裡的孤舟,聽著它漂流,聽著它簸蕩,有時連身命也要聽天由命的讓其浮沉。在當時遇事時,固然使你哭不得,笑不得,只有苦笑一下,即在今日我把筆紀載,事已隔了許多年,還是感覺哭不得,笑不得,也只好苦笑一下。
作者簡介
陳公博(1892年-1946年)
廣東南海人,1920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1925年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畢業。他是中國共產黨、國民黨早期領導人,亦被視為中國抗日期間的第二號漢奸人物。
1920年陳獨秀受聘到廣州,與陳公博、譚平山等組成共產黨廣州支部。1921年中共召開一大,陳公博代表廣州出席。
1923年,陳公博宣佈退出中共。1925年,廖仲愷親自介紹他加入國民黨。1926年國民黨二大上黨選中央執行委員,進入國民黨領導核心。北伐開始後,作為蔣介石隨員北上,任北伐軍司令部政務局長。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及汪精衛再度合作,汪任行政院長,陳亦任國民政府民眾訓練部、實業部長等職。1936年2月,汪辭去行政院長,陳亦辭職。
1938年12月,陳公博與汪精衛、周佛海、陶希聖等人發表了響應日本首相近衛文聲明的《艷電》。陳公博任南京汪政府的首任立法院長,後兼上海市長。
1944年汪精衛往日本治病,陳公博任代國民政府主席。汪死後,陳兼任行政院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職。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陳公博流亡日本,最後被捕解回中國,審訊後被槍決。
而陳公博在書中說:
日本最初何嘗不想亡中國,但她到底亡不了中國,這個原因也很簡單,第一日本沒有這許多兵力來統御中國,第二日本在海上還有英美的敵人,在陸上還有蘇俄的敵人,她把全力消秏於中國,她終是不了,第三還有最大原因,民族主義和愛國思想普遍及於全國人民,我們雖然打敗,但沒有一個人肯做她的奴隸。然而中國除了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貴州五省之外,各省都被日本全面的或一部的佔領了,四萬萬人有三萬萬人都呻吟痛苦於淪陷區域了,我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我是一個革命者,就這樣在香港享樂而忍聽中國這樣淪陷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