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卿--薄意雕刻第一人 玩賞福州壽山石之初,我輾轉聽到收藏家和藝評家講述「薄意雕刻大師」林清卿傳奇時,油然而生仰慕之心,從此刻意購買和仔細閱讀陳錫銘、王一帆合著的《壽山夜話》、劉愛珠編著的《薄意大師林清卿》……等等相關書籍後,逐步深刻認識林清卿開創薄意雕刻藝術成就,對他更加尊崇和敬佩 。 這次藉由出版我多年收藏的林清卿102件作品而出書,特別就個人淺薄的角度和觀點,簡述對我所認識的林清卿大師,殷切懇請諸位藝術同好和先進們予以多加指教。 開創「文人書卷氣」典範 對全球熱愛品味玩賞福州壽山石的人而言,林清卿是和薄意藝術雕刻劃上等號的第一人。在福州壽山石界,他的名氣如雷貫耳。因為,他將中國繪畫藝術、古代雕刻精華的畫理和筆墨韻味,融入薄意雕刻,獨樹一幟的開創「文人書卷氣」典範,至今依然讓人望塵莫及。 依我個人的淺見,林清卿一生之所以能從壽山石雕匠師,蛻變成薄意雕一代大師,實因占了天時、地利的先天優勢,以及憑著過人膽識、堅毅決心、刻苦鑽研的「藝外求藝」扎實工夫,在精益求精的努力不懈下,作品全然翻轉薄意的藝術造詣和層次;進而憑著洋溢的才華,深得社會名流、文人雅士和金石收藏家的青睞、讚賞。在凝聚後天的「人和」下,他才得以在藝壇大放異采,斐然名聲流傳於世。 根據劉愛珠編著《薄意大師林清卿》一書陳述,薄意雕刻的雛形為淺浮雕,其源自明末壽山石雕藝人為避石裂紋,在印章四周刻上布局簡單、刻工粗略,不具畫理的山水圖案。直到清代康熙年間,福建楊璇、周彬兩位壽山石雕大名家,雕刻印端鈕制的圓雕時,摻用陰刻法,在印側飾以淺而薄、富有畫意的花紋圖案,薄意的藝術性始逐漸浮現。 清同治、光緒年間,潘玉茂、潘玉進、潘玉泉三兄弟,在福州西門鳳尾村一帶傳授技藝,推動近似薄意的淺浮雕藝術,他們的作品造型古樸渾厚、瀟灑超脫,富有文人味,遂而發展成「西門派」。 天時地利人和 到大開大闔 林清卿(1876—1948),生於壽山石雕刻藝術蔚為風潮的清末民初之際,即先占盡「天時之利」;加上本身是「西門派」大本營的鳳尾村人,以及正巧遇到壽山礦區出產許多質地良好的都成坑與鹿目格石可創作,在在享有優渥的「地利之便」。因此,在藝術氛圍耳濡目染的薰陶下,促使熱愛詩書字畫的他,年少起就近師從「西門派」以刻「竹節」聞名的石雕高手陳可應,習得高超的石雕薄意技藝。聰慧又認真鑽研的他,二十歲就頗有名氣,且收入不菲。 後來,林清卿有感於「西門派」的薄意作品與淺浮雕沒太大區別,多不具畫理,以致造成布局不當、刀法生硬等弊病,不為時人所重。不想安於匠師現狀,他毅然放下讓生活無虞的雕刀,決心突破既有框架,重新開拓創作的高度、寬度、廣度和深度。 義無反顧的前往福州拜師學畫後,林清卿全心投入扎實中國繪畫法則、基本構圖、運筆原理等技法的根基。求藝若渴的他,同時研習中國古代石刻、漢代以來的畫像磚,汲取這些雕刻技法的精華。歷經一番大開大闔的藝術洗禮後,他獨特的「以刀代筆」置萬水千山於石畫上,開創筆墨韻味的「逸致清新」風格,將西門派薄意提升至登文人大雅之堂的輝煌格局,也改寫了自己平凡的人生。 不設帳收徒 致力發揚薄意 令人稱述的是,丹青學就重握雕刀後,林清卿並未汲汲營營的設帳收徒也不傳子,而是與福州知名圖章店合作,創作更多的美石良工作品。當他想持續努力開拓薄意藝術新境界時,因緣際會的巧遇清太師太傅陳寶琛孫子、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畢業的陳叔常,回到福州老家。兩人一見如故,成為忘年交。在深厚情誼下,他被聘為陳家的「秀工」。 每日往返陳家時,林清卿經常與陳家相識的藝文界人士聚會。在談詩話詞論文章和抒憶情懷之間,不時地提升他文化藝術的底蘊,更豐富和精進了薄意創作的內涵。後來又陸續被著名收藏家吳元,請去當「秀工」;和在知名骨董商劉秀古店裡作「坐堂藝人」,薄意技藝愈加琢磨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因此,我覺得淡泊名利和不斷超越的性格,應該是林清卿得以終其一生,專心致力發揚薄意藝術,成為「西門派」承先啟後的劃時代人物的最大關鍵。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迄今仍被收藏家視為難能可貴的「珍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