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人生最高的境界應該是無得無失。但人們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明智的做法是要學會捨得。捨得是一種境界,大棄大得,小棄小得,不棄不得。
「捨得」二字,在我國的語言中有著豐富的內涵。佛學認為,捨就是得,得就是捨,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道家認為,捨就是無為,得就是有為,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儒家看來,捨惡以得仁,捨欲而得聖;現代人眼裡,「捨」就是付出、是貢獻、是投入,「得」是成果、是產出、是認同。所以,「捨得」,就是一種哲學思想的體現,也是人生必然面對的一項選擇。希望大家在面臨「捨與得」的時候,能夠瞭解「捨得」的內涵,認真把握「捨得」的尺度,「捨得」之間,感悟智慧人生。
有這麼一句話:「一個人的快樂,並不是他擁有的,而是他計較的少。多是負擔,是另一種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種有餘。捨棄也不一定是失,而是另一種更寬闊的擁有。」可見,得而有所捨才是人類智慧之心。
蛇是在蛻皮中長大的,金是在砂礫中淘出的,人類更是如此。從古至今,有無以數計的著名人物,取得了流芳千古的豐功偉業。縱觀他們的成功,無不得益於對「捨得」二字的把握和領悟。「捨得」之間,諳透人生真諦,成就智慧人生。李時珍一生行醫濟世,救死扶傷,歷經27年艱辛,終於成就醫學巨著《本草綱目》,可謂之,捨安逸,得安康;陶淵明不滿仕途,隱身山林,盡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樂,可謂之,捨名利,得自在;司馬遷博覽群書,負重殘奇辱,成就「史家絕唱」,可謂之,捨痛恥,得絕唱;勾踐臥薪嚐膽,捨榮辱,得江山;諸葛亮死而後已,捨私利,得英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捨得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更是一種做人與處世的藝術。捨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體,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生,存於心間,存於微妙的細節,概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達到和諧,達到統一。要得便須捨,有捨才有得。
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有著太多的欲望,對金錢,對名利,對情感。這沒什麼不好,欲望本來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一種重要力量。但是,欲望又是一頭難以駕馭的猛獸,它常常使我們對人生的捨與得難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過之,於是便產生了太多的悲劇。因此,我們只要真正把握了捨與得的機理和尺度,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成功的門環。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過就是一捨一得的重複。
人生一世,面對無限的誘惑與磨難,往往不得不在「捨得」面前徘徊徬徨。誘惑如同美景,如果貪多求全,終將一無所獲,不如抽身而出,捨舉目之求,存美景於胸,放眼天下,頓覺豁然開朗;灑脫闊步,捨方寸之惑,踏險灘於足下,行走四方,定能感覺海闊天空。如果捨不了原有的崗位,也就不會得到新的工作平台;如果捨不了放棄,也許擁有就是沉重的包袱。明辨「捨得」之變,就能領略「捨得」之奧,使得心境平和通達,把有限的生命融入無限的大智慧中,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最有效的事情,可以觀古今於須臾,扶四海於一瞬,成就一番偉業!
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是一種成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由此可見,「捨得」,是生活中一種必然的選擇,也是隨心而生的生活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