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練習: 自我照顧×情緒共存×人際關係的溫柔支持,在孤單中找回愛與希望,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悲傷練習: 自我照顧×情緒共存×人際關係的溫柔支持,在孤單中找回愛與希望

The Long Grief Journey
       
 
ISBN 9786267641361
定价 NT450
售价 RM70.30
优惠价 RM60.46 *
作者 帕蜜拉‧D‧布萊爾,布蕾迪‧麥凱布‧漢森
译者 王莉雯
出版社 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 2025-04-29
装订 平裝. 單色印刷. 432 页. 21.
库存量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内容试阅
  • 作者简介
     
 

──AMAZON網路書店4.7顆星──
 
如果你曾經愛過、失去過,
這本書將是你療癒之路上的最佳旅伴。
本書專為那些看似已經「走出來」,卻仍默默承受悲傷重量的人而寫,
陪伴你理解情緒與關係的衝擊,擁抱生命中的傷心與脆弱,
在悲傷中找到繼續前進的力量。
 
  ★獲線上出版品《選擇治療》(Choosing Therapy's)選為療癒喪親的最佳書籍之一。
  ★「這本書涵蓋了各種形式的悲傷與失去,對任何需要相關資訊的讀者來說,都是一個很棒的資源。」──《圖書館雜誌》
 
  ◎陪伴你走過失去所愛的艱難時光
  「悲傷並不是線性的過程,也不具有明確的時間軸──它漂浮不定且無特定形狀;當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脫離困境時,悲傷又會再度來襲。」
 
  「我以為時間會沖淡一切,但為何思念依舊如此清晰?」在這段看似沒有盡頭的哀慟旅程中,你是否曾感到孤立無援,甚至懷疑自己是否「不正常」?
 
  資深心理師帕蜜拉與布蕾迪長年陪伴哀傷者,以多年的專業經驗與洞察,深刻理解長期哀慟的複雜與獨特之處。她們整合個人經驗、豐富案例及深厚的心理學知識,以溫暖而堅定的筆觸,提供實用的建議,引導我們在傷痛中看見希望。
 
  失去摯愛的你,或許依舊努力工作、履行責任、出席重要的場合,但內心深處卻持續與對摯愛的思念共存,而這份沉重的負荷,正以各種方式悄悄影響著生活的各種層面:
 
  •悲傷揮之不去,即使多年仍影響日常生活:你是否依然經歷著強烈的情緒波動,例如難以言喻的悲傷、突如其來的憤怒、深沉的內疚、無盡的恐懼與難以排遣的孤獨?
 
  •失去摯愛後,連「我是誰」都變得模糊不清:曾經清晰的自我認同,是否因為摯愛的離去而變得茫然?特別是當你的自我價值與逝者緊密相連時,是否感到失去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特殊日子或時刻,悲傷感比預期更強烈:每逢紀念日、節日或達成人生重要里程碑,你是否感到比平時更難以承受的悲傷與失落,過往的回憶瞬間湧現,讓你措手不及?
 
  ◎探討長期哀慟的多種面向,安放每一種情緒
  你以為悲傷持續半年到一年應該可以緩解,但事實上,生命中的巨大失落和哀傷可能伴隨著一生,甚至以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形式展現,包括憂鬱、焦慮、憤怒與絕望。本書揭開悲傷的層層面紗,讓人重新燃起活下去的力量。
 
  作者透過個人經歷和他人故事,探討不同類型的失落,包括失去父母、配偶、手足、朋友甚至寵物,幫助讀者在面對巨大失落時找到力量、韌性和成長。
 
  •親人驟然離世,感到震驚與難以置信:理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複雜情緒,提供應對驚嚇反應和過度警覺的方法。
 
  •與逝者關係複雜,內心充滿痛苦:觸及悲傷剝奪的議題,讓你知道你的悲傷是被允許的,接納自己的感受,並意識到你有權為這份失去悲傷。
 
  •痛失子女,彷彿世界崩塌:深入探討失去子女後難以言喻的傷痛,以及如何在漫長的歲月中重新找回平衡。
 
  •在年幼時失去父母,感到與他人格格不入:理解那份長久的失落感,以及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面對的悲傷時刻,幫助你重新定義自我,建立親密關係。
 
  •伴侶離去,孤單面對空蕩的家:重新認識失去摯愛後的自己,學習變得更堅強,並在適當時機重新與人建立連結。
 
  •經歷流產或死產,未竟的期盼隱隱作痛:溫柔地安撫這份特殊的失落,理解揮之不去的侵入性想法和記憶。
 
  ◎因應人際關係的變化與挑戰,溫柔重塑自我
  在失去摯愛後,人際關係也隨之改變,讓你感到孤立或難以適應?透過實用的練習與儀式,重新認識自我,在關係中找到新的平衡。
 
  •重新定義珍貴情誼,再度建立溫暖連結:請接納當下關係的樣貌,或從簡單的社交活動開始,逐步拓展你的社交圈,打造一個能給你力量和理解的支持系統。
 
  •愛不曾逝去,以另一種方式延續思念: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前提下,以夢境、紀念日、溫馨對話或設置紀念角落等方式,與逝去的摯愛保持心靈的連結。
 
  •讓愛與回憶,留下溫暖的印記:透過種植紀念植物、留下愛的紙條等方式,為舊家保留共同的印記,讓愛與回憶溫柔延續。
 
  •卸下負面標籤,擁抱真實的自己:檢視並脫下那些象徵負面評價的「外套」,重新找回內在的價值與力量。
 
  悲傷的旅程沒有終點,每一次的心碎,都是一次成長的機會。無論你正處於悲傷的哪個階段,這本書都將成為你溫暖而實用的指南,透過豐富且循序漸進的自我探索與指引,療癒傷痛,重新找到自我,並以有意義的方式繼續生活下去。
 
本書特色
 
  1. 一本獻給努力重拾自我、勇敢前行的人們的溫暖指南。它理解你的掙扎,接納你的思念,陪伴你在愛與回憶中,翻開生命嶄新的篇章。
  
  2. 強調自我探索與成長,探索內心深處的感受,並在哀慟中建立更健康、更具支持性的人際與內在連結。
 
  3.以溫暖且專業的角度,全面解析長期哀慟的多面向歷程,說明悲傷與情緒的各種樣貌、關係的變動、家庭動力轉變以及信任的挑戰。
 
共感推薦
 
  李春杏/春落下的杏福時光・自由工作行動護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曾心怡心理師/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誠摯推薦
 
  「身為安寧護理師,在歷經自己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父親因惡性脂肪肉瘤驟逝、母親確診肝癌後,巧遇這本書,接住我痛苦的當下,讓我看見這悲傷的經驗,正是提醒自己要及時勇敢表達心中的愛。」──李春杏/春落下的杏福時光・自由工作行動護理師
 
  「在殯葬與生命教育的路上,這本書如同一道暖光。或許,一位母親種下一株紀念植物,寄託對逝去孩子的思念;或許,一句『悲傷不是終點,而是通往意義的橋樑』,帶來新的希望。帕蜜拉與布蕾迪憑藉四十年經驗,引領我們學會與失去共存,從告別中領悟生命的深意。這是一本溫柔的指南,陪伴我們勇敢走過生命的單程旅行。」──郭憲鴻(小冬瓜)/人氣YT頻道「單程旅行社」
  
  「這是一種急需的幫助,它鼓勵我們以自己的方式和節奏走出悲傷。強烈推薦給所有人!」──丹尼爾・H・加拉格爾博士(Daniel H. Gallagher PhD)/臨床心理學家
 
  「《悲傷練習》提供了具體的方法,幫助我們在經歷嚴重的失落後,開始找回充滿意義的生活,同時不否認我們所感受到的悲傷。這部作品是由具多年經驗的治療師所撰寫,有助於釐清當前可能令我們感到難以承受的情緒,並解答許多哀慟者所面臨的問題。」──瑪麗-法蘭西絲.歐康納博士(Mary-Frances O’Connor),著有《悲傷的大腦》
 
  「帕蜜拉和布蕾迪對哀慟過程所進行的廣泛研究,探討了長期哀慟如何對一個人的生活造成全面的影響、耗盡情緒資源並導致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作者以充滿關愛、同情和有建設性的方式,提供了具體且實用的建議,鼓勵喪親者在緬懷逝者的同時,過著充滿意義與目標的生活。」──克萊爾.阿加德(Claire Aagaard)/悲傷輔導員,著有《孩子逝去以後》(When a Child Dies,暫譯)
 
  「布萊爾與漢森清楚闡明了哀慟所涉及的複雜過程,特別是為了那些受到長期未解的悲傷所苦的人們。對於正在痛苦中掙扎的人來說,這是一部能帶來暖心慰藉的作品。」──佛蒙特大學精神病學臨床助理教授伊莉莎白.蘇沃德(Elizabeth Seward)
 
  「《悲傷練習》討論了許多關於悲傷的主題,這些主題往往令人難以開口和面對。書中對於懊悔這個主題的探討格外出色,對這個領域具有深刻的貢獻。」──麥可.康佛提博士(Michael Conforti)/作家、心理教育機構阿西西學院創辦人兼校長
 
讀者五星好評
 
  「無論對於經歷自身或支持他人的悲傷旅程來說,《悲傷練習》都是一個很棒的作品。書中所有的練習與反思,有效也很有幫助地讓我們在悲傷的進程中,面對湧現的複雜感受仍能專注於當下。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能幫助處於任何悲傷階段的人。」──亞馬遜讀者五星評價
 
  「這本書對於曾經愛過又失去的人來說是必讀之作。作者的筆觸就像一個大大的擁抱,提醒我們,悲傷是人之常情。」──亞馬遜讀者五星評價
 
  「是一部很棒的指南,探討如何在漫長的悲傷旅程中做好準備,以及它可能對生活造成的深刻影響,並附上具體的建議,讓我們為悲傷騰出空間,與之共處,這遠比試著『回到正常生活』有效多了。」──Goodreads讀者五星評價

 
     
     
     

客服公告

1.
2.
看看更多
04.04.2025 字裡藏花 書中有光_Side Banner
28.03.2025 當幻想照進現實   奇幻基地全書系展_Side Banner
22.03.2025 唯有行動,方能抵達_Side Banner
4-5月 自然心繪 植物染療愈工作坊 (成人場 & 親子場)_Side Banner
20.04.2025《十月黨人在當代泰國的崛起》新書推介禮暨2025 年(第 28 屆)林連玉講座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26.04.2025 『敲』走負面情緒,掌握自在人生:EFT情緒釋放療法 分享會_Side Banner
27.04.2025《詩情傑語2》分享會
17.05.2025 仁神術的療愈奇蹟~聊愈讀書會_Side Banner
18.05.2025 不恐怖的鬼故事?——《錄鬼簿》的極簡靈異美學分享會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Telegram
閱讀城邦
城邦選物Cite Selection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