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辨傷到解痛:聆聽身體訊號,以復健科學和運動處方打破疼痛與反覆受傷的無助循環, 城邦阅读花园 - 马来西亚最大网路书店
 
首页 3天快送 台湾图书 香港图书 中国简体 马新简体 生活品味 休闲娱乐 文具手作 电子书 漫画馆
 

预购商品

看看更多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2.06.2020搶先預購_SIDE BANNER
天人共振音乐 SIDE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12.2024 馬來西亞音樂專輯_Side Banner
05.2024 漢方芳療經絡健康管理師課程_side banner
新书排行
畅销排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看看更多
 

從辨傷到解痛:聆聽身體訊號,以復健科學和運動處方打破疼痛與反覆受傷的無助循環

Rehab Science: How to Overcome Pain and Heal from Injury
       
 
ISBN 9786267561393
定价 NT1280
售价 RM200.00
优惠价 RM172.00 *
作者 湯姆.沃爾特斯,格倫.科多扎
译者 鄭勝得
出版社 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23
装订 平裝. 全彩印刷. 488 页. 29.7.
库存量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抱歉!此书没有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如需空运请洽客服。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内容试阅
  • 作者简介
     
 

  

理解疼痛本質×辨識傷害類型×八大區域三階段復健方案
每一次復健,都是在加強身體結構承受力,預防下一次傷痛
 
  如果你正在復健,卻覺得效果緩慢,甚至兩兩三個月都在原地踏步;
  如果你不曾受過明顯的傷,卻長期莫名疼痛,不知需不需求診;
  如果你熱愛運動,卻因僅僅一次受傷,就再也不復過去表現,或不斷舊傷復發,甚至被告知不能再運動;
  如果你曾疑惑,為什麼讀遍資料、做盡治療,卻都只有短期效果,逐漸開始相信一生必須與傷痛共存
 
  ……如果你也曾經歷這種令人灰心的循環,那麼你需要的不是再試一次治療,而是重新理解「疼痛」的本質及複雜機制。當你能夠分辨不同的傷害類型,憑身體訊號認出自己疼痛的原因,才能循線找出有效的求診策略,甚至無需治療。
 
  其實,只要有正確的知識和適當的復健計畫,絕大多數舊傷及疼痛都可以痊癒,你甚至可以進一步解決身體的弱點、改善活動度,並最大程度地提高力量與韌性,進而降低疼痛與傷害復發的機率。
 
  ★關於疼痛與傷害,你不可不知★
 
  疼痛科學告訴我們一個違反直覺的關鍵事實:會痛,不一定代表有傷;有傷,也不一定會痛。
 
  身體並不會送出「疼痛」的訊號,所謂疼痛,是大腦對於訊號的解讀。例如中樞可能因過去的組織損傷而敏感化,神經系統變得過度興奮,即使是無害的輕微接觸或動作,大腦都可能為了防止受傷而以「疼痛感」阻止你繼續動。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傷口已癒合,疼痛卻依然存在。
 
  因此,察覺並讀懂身體傳遞的訊息,必要時用特定動作傳送訊號安撫過度保護的大腦,就是復元的開始:
  ● 我的疼痛屬於哪種類型,是神經性的、組織損傷,還是慢性發炎反應?
  ● 復健,不該等到不痛再進行,而是從受傷的那一刻就該開始。但哪些身體訊號可以告訴我,身體能夠承受,或已超過負荷?
  ● 哪些療法有效、哪些只是短暫安慰,甚至可能有害?
  ● 身體動作和姿勢是疼痛的主因嗎?還是有我忽略的其他因素?
 
  從這些和身體訊號息息相關的知識出發,本書會幫助你區分疼痛與傷害、了解疼痛的成因、分辨傷害類型,以及在「不需治療到需要立即醫療介入」的光譜中找出自身疼痛和傷害的位置。同時也解釋各種傷害的治療策略有何不同、該向哪類醫療專業人員尋求協助,並提醒你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內在外在因素可能正在加深你的疼痛,全方位協助你在複雜的舊傷及疼痛迷宮中找到方向,走向出口。
 
  ★將知識轉化為具體解方★
 
  透過疼痛科學的認知教育擁有必備知識之後,再搭配量身設計的運動計畫,能幫助你改善生理組織的能力,增強對身體系統的信心,最終提升克服傷害疼痛的能力。
 
  疼痛與復健不僅與神經系統相關,組織適應負荷的能力更是關鍵——肌肉、肌腱、骨骼、韌帶等組織會根據施加的負荷進行調整,因此,適當的活動與訓練不只是幫助康復,更能讓組織變得更強壯,降低未來再次受傷的風險。
 
  科學研究長期顯示,活動度與阻力訓練最有助於緩解疼痛與傷害復健,因此根據疼痛與傷害的三階段「發炎期、細胞增生期與成熟期」,科學化的有效復健運動計畫也有三階段的目標與作法:
 
  【階段1:疼痛管理】
  →軟組織鬆動術、柔軟度/活動度練習
  →可降低疼痛、減緩發炎,讓神經系統脫離過度敏感的狀態
 
  【階段2:解決動作範圍與感覺運動控制問題】
  →活動度練習、等長與離心阻力運動
  →可提升活動度、力量與穩定性,進而維持功能性能力
 
  【階段3:增強組織能力並防止疼痛復發】
  →完整動作範圍的阻力訓練
  →可強化受傷部位與其周圍組織,全面性增進組織承受負荷的能力
 
  本書針對全身八大部位設計了30個復健運動計畫,從肩頸手部一路到腿部腳踝,提供可按表操課的每日練習運動清單,對於椎間盤突出、肩夾擠、媽媽手、下背痛、髂脛束症候群等常見傷害,均提供從舒緩急性疼痛到長期強化身體組織的系統性運動規劃,協助你建立自主而常態的運動習慣,從而放大療程的效益。
 
  疼痛與傷害並不是運動與生活的必然代價,不但可以管理,也可以預防。更積極而言,傷痛可以是一道開口,讓我們從中檢視自己的關節狀態、動作形式、肌肉發力順序、代償,以及生活型態,對自己進行「診療」。本書提供的知識與實踐方法,就是邁自在行動的必備技能。
 
  透過本書,你可以獲得:
  ● 包含腦神經與生物力學領域的疼痛科學知識
  ● 辨識傷害類型與評估大致復原時間的工具
  ● 判別適用何種醫療方法與時機的資訊
  ● 緩解疼痛、治療傷害與預防管理的手段
  ● 改善活動度、力量與韌性的具體運動計畫
  ● 涵括呼吸法、軟組織鬆動術、柔軟度運動、活動度練習,與阻力運動等處理對策的詳細動作說明與示範照片
  ● 對於輔助與替代療法的綜覽與背後科學根據
 
  美國Amazon物理治療類書籍銷售No.1
 
專文推薦
 
  王子娟/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學學系特聘教授、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林嘉祥/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疼痛中心主任、第14屆臺灣疼痛醫學會理事長
 
邁向復元推薦
 
  【物理治療界】
  陳姿逸/啾c物理治療師
  黃琳玲/物理治療師、HiBODY嗨健康 創辦人 
  
  【醫界】
  吳肇基/骨科 醫師、大夫訓練
  林頌凱/臺灣運動醫學醫學會TASM理事長、奧亞運國家代表隊隊醫
  林瀛洲/長庚體系運動醫學總召集人暨巴黎奧運中華代表團醫療長
  侯鐘堡/臺北原力復健科院長
  陳彥志/光田運動醫學科主任
 
  【健身界】
  周博陽/Know&Apply Training (KAT) 創辦人
  鄭乃文Coach Pitt /ICF&NSCA認證教練、職涯發展與身心健康領域教練、體適能產業國際講師 

  

  【運動界】
  羅嘉翎/東京奧運跆拳道銅牌得主、巴黎奧運跆拳道選手

 
     
     
     

客服公告

1.
2.
看看更多
04.04.2025 字裡藏花 書中有光_Side Banner
28.03.2025 當幻想照進現實   奇幻基地全書系展_Side Banner
22.03.2025 唯有行動,方能抵達_Side Banner
4-5月 自然心繪 植物染療愈工作坊 (成人場 & 親子場)_Side Banner
20.04.2025《十月黨人在當代泰國的崛起》新書推介禮暨2025 年(第 28 屆)林連玉講座_Side Banner

热门活动

26.04.2025 『敲』走負面情緒,掌握自在人生:EFT情緒釋放療法 分享會_Side Banner
27.04.2025《詩情傑語2》分享會
17.05.2025 仁神術的療愈奇蹟~聊愈讀書會_Side Banner
18.05.2025 不恐怖的鬼故事?——《錄鬼簿》的極簡靈異美學分享會_Side Banner
10.2024 城邦推出APP_Side Banner
城邦現金禮券_side banner
城邦阅读花园粉丝团
城邦Telegram
閱讀城邦
城邦選物Cite Selection

订阅电子报

     

关于城邦  |  隐私权政策  |  购物指南  |  便利付款  |  商品寄送  |  售后服务  |  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603-9056 3833      电邮:services@cite.my
网购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am – 5:30pm (假日除外)
门市营业时间:11:00am - 7:00pm(公共假期适逢周一至周五为休店日,若逢周六日则照常营业)

Copyright © 2025 Cite (M) Sdn Bhd (458372-U).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