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陳國華教授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體育室教授多年,長期專研氣功三十多載。自1996年起在臺大體育課程開設(丹道)「氣功」至2015年退休,是一位氣功身體力行的實踐家,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氣功教學專家。當接獲陳教授邀請為其畢生精華歲月所撰寫的文章與研究資料彙整成冊,編著「氣功學精要」大作撰寫推薦序時,個人倍感榮幸之至。更以戒慎恐懼、如履薄冰的心境,思索如何以後輩在養生氣功領域研究近30年見聞,為本書分享後學的淺見。 傳統文化中所謂的「氣功」一詞,在以往典籍文獻中紀載甚多,可謂博大精深,非身歷其境及親身體驗者,無法得知修煉氣功對人體的益處。陳教授在自序中提及:從年幼時之體弱多病到年輕時因作息顛倒,長期神經衰弱、睡眠不佳、嚴重失眠、偏頭痛及腸躁症等症狀;因緣際會接觸到「炁」的玄妙現象,進而拜師學習氣功,在三個月修煉氣功後,以往的病痛竟然能不藥而癒。因而奠定煉功修道濟世的志業。筆者有類似的煉功經驗,煉功真的能却病健身延年益壽,且深表讚同。 然而,由於網路資訊發達,驅使現代人因久坐而疏於注重運動及健康促進,更輕忽養生的重要性,久而久之而衍生出疾病纏身者不少,更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陳教授年近八旬,深具遠見並親身體會到氣功養生對現代人及高齡化社會來臨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尚能著書撰文編著「氣功學精要」一書,親力親為的煉功見證,彙整畢生修練經驗,以饗氣功愛好者,實現修道濟世的初衷,讓後學欽佩萬分,與有榮焉。 本書中略以氣功之基礎理論篇共十四章、功法篇共五章、教學篇共六章及修煉體驗舉隅等四大部份。基礎理論彙整氣功之起源、緣起、種類、科學基礎與煉功要領與守則,氣功偏差的預防與矯正、奉道之士將遭遇的試煉-久難十魔、氣功醫療與能量醫學、內丹術的採藥與採氣、談養生與氣功、氣功在體育上的應用、氣功與宗教等。功法彙整丹道氣功宗派及三元丹法、煉功次第、北宗龍門丹道氣功百日築基功法、北宗龍門丹道氣功修煉次第及其功法、宗派外丹道氣功功法選集等。教學篇彙整教學的字源及意義、教學的要素、教師(師父)的素養、氣功的教學(傳授)、修道的過程及克服魔難而証真等。修煉者體驗舉隅共彙整文集一共八篇、文集二共五篇、文集三共三篇、文集四共二篇、文集五共一篇、文集六共一篇、文集七共一篇、文集八共一篇、文集九共一篇、文集十共一篇、文集十共一篇、文集十二共十六篇、文集十三共一篇等,將參與氣功課程者的學習心得回饋匯集,作為氣功修煉的體驗紀錄,乃是為臺大菁英修煉氣功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力埋下伏筆。本書乃是一本學習氣功與有志於氣功修煉的瑰寶,值得推薦。
自序 黃序(一) 推薦序 黃序(二) 第一篇 理論篇 第一章 氣功的起源 第二章 氣功的源流 第三章 氣功的涵義與功用 第四章 氣功的種類 第五章 氣功的科學基礎 第六章 氣功修煉的要領與守則 第一節 百日築基及其戒律 第二節 女子生理期時之戒律 第三節 男女煉功之異同 第四節 煉功三要素 第五節 煉功的注意事項 第六節 煉功應持守之五要和三害 第七節 修道四要素「法財侶地」 第八節 煉功與飲食之間隔問題 第九節 人體經絡與重要關竅 第七章 氣功偏差的預防與矯正 第八章 奉道之士將遭遇的試煉─ 第九章 九難十魔 第十章 氣功醫療與能量醫學 第十一章 內丹術的採藥與採氣 -兼述「小周天的起火與止火」 第十二章 執其兩端而用其中,談養生與氣功 第十三章 氣功在體育上之應用 第十四章 氣功與宗教 第二篇 功法篇 第一章 丹道氣功宗派及三元丹法 第一節 丹道氣功宗派 第二節「龍門宗二十派字」詮釋 第三節 丹道氣功三元丹法 第二章 煉功的次第 第三章 北宗龍門丹道氣功百日築基功法 第一節 龍字提腎術 第二節 吐納術 第三節 導引術 第四節 揉丹功 第五節 拉太極 第六節 收功 第七節 無極樁站樁功法 第八節 九陽明月目功 第九節 安月法 第十節 小周天功法 第十一節 女功修煉法要 第十二節 跳動旋轉 第十三節 二轉養中法 第十四節 五行步法 第十五節 大周天功法 第十六節 卯酉周天功法 第十七節 靜坐 第四章 北宗龍門丹道氣功修煉的次第及其功法 卷一 安神祖竅 卷二 玉鼎金爐 卷三 開通八脈 卷四 採外藥 卷五 黃庭爐內起香煙(起真火) 卷六 採內藥(行動日月法輪) 卷七 翕聚祖炁 卷八 蟄臧炁穴 第九步 踵蒂吸呼 第十步 收炁法訣 第十一步 靈丹入鼎 第十二步 溫養靈丹 第十三步 採大藥過關 第十四步 嬰兒顯形法訣 第十五步 出神內院 第十六步 虛空顯形 第五章 宗派外,丹道氣功功法選集 第一節 自發動功 第二節 六字訣吐納術 第三節 劃分天地等吐納功法三式 第四節 龜鶴二息法 第五節 開竅中竅 第六節 脊柱矯正功操 第七節 提罡正脊 第八節 強壯功法四種 第九節 內臟按摩彈震功 第十節 游龍功 第十一 節 辟穀之法 第十二 節 守一功法 第十三節(天人合一)聚氣法 第三篇 教學篇(氣功的教學與傳授) 第一章 教學的字源及意義 第二章 教學的要素 第三章 教師(師父)的素養 第四章 氣功的教學與傳承 第五章 修道的過程 第六章 克服魔難而証真 第四篇 修煉者體驗舉隅 壹、氣功課程規劃 貳、修煉者之體驗 文集一、臺大氣功班學生學習心得彙編 文集二、臺大氣功班學生悟真集 文集三、人生已過半百才學習氣功有效嗎? 文集四、氣功點燃了我的生命希望 文集五、氣功對「經期」病痛的理療實效 文集六、氣功醫療之我見 文集七、微妙註解「提得起,放得下」 文集八、讓我不再畏懼的體育課程-氣功 文集九、氣功之我見 文集十、習道悟真心語 文集十一、修煉氣功與尋悟真道 文集十二、氣功修煉拾穗集(九) 文集十三、迷茫中頓悟人生的新希望 參考書刊目錄 謝辭
編者簡介 陳國華 出生: 1946年出生於高雄縣旗山鎮 主要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經歷: 1.國立台灣大學體育室專任教授(退休) 2.國立台灣大學氣功課程教師 3.台北市丹道文化研究會第二屆及笫九屆理事長 4.EZ5FMlO5.5電台「氣功與丹道文化 」節目之主持人 5.財團法人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第一屆及第二屆董事 6.財團法人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獎學金第一屆審查委員 7.臺大醫學院氣功社指導老師 8.新台大聯誼社氣功研習班講師 9.台灣省傳统整復職業工會聯合會丹道氣功班講師 10.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國家級 (網球 ) 運動教練 11.中華民國網球協會國家級裁判 12.中華民國大專院校網球裁判講習會講師 13.中華民國棒球協會技術委員會委員兼執行秘書 14.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國家級教練講習會講師 15.國立臺灣大學棒球代表隊教練 、領隊 16.高雄縣立旗山國民中學體育組長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