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E9786263904491 |
定价 |
NT540 |
售价 |
RM83.70 |
作者 |
黛布拉.曼考夫
|
出版社 |
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 |
2025-03-26 |
库存量 |
有库存 此商品为电子书,订单确认收到后将发送兑换码至电子信箱。 |
|
电子书试读
本书为固定版面格式,建议您使用平板或电脑阅读。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透過媒材和技法,解析大師名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看懂名畫名作必讀之書
150多幅的彩色畫作或藝術品,搭配文字解說,能清楚與欣賞所討論藝術品的細節,理解媒材和技法的運用
米開朗基羅是如何繪製西斯汀教堂壁畫的?透納是如何成為水彩大師的?
從插畫墨線的複印技法到絲網印刷畫作,安迪沃荷的機械化創作是如何形成的?
草間彌生又是如何創造出迷人的「無限房間」?
這本書可增強我們看藝術作品的體驗,更暸解名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以及為什麼藝術如此重要。
透過媒材和技法,解析大師名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看懂名畫名作必讀之書
150多幅的彩色畫作或藝術品,搭配文字解說,能清楚與欣賞所討論藝術品的細節,理解媒材和技法的運用
米開朗基羅是如何繪製西斯汀教堂壁畫的?透納是如何成為水彩大師的?
從插畫墨線的複印技法到絲網印刷畫作,安迪沃荷的機械化創作是如何形成的?
草間彌生又是如何創造出迷人的「無限房間」?
這本書可增強我們看藝術作品的體驗,更暸解名作是如何創作出來的以及為什麼藝術如此重要。
本書深入探討歷史上偉大藝術品的技法和媒材運用:
媒材與技法:詳細解說畫作媒材的特性與歷史意義,說明它們如何影響最終的藝術效果。
歷史與文化背景:說明每件藝術品的歷史背景,幫助讀者理解創作這些藝術品的文化和技術環境,以及對媒材和技法討論的深度。
比較分析:書中包含作品比較,讀者可看到不同藝術家如何利用相似的媒材或技法創造出多樣的效果。
邊欄與額外資訊:每幅畫作均提供創作者、創作年代、媒材等資訊,或與其相關的文化歷史等有趣故事,以及細部的解說畫作技法與媒材等。
作者簡介
黛布拉.曼考夫DEBRA N. MANCOFF
藝術史學家。美國西北大學藝術史博士,曾在芝加哥藝術學院任教。目前是芝加哥紐伯里圖書館(Newberry Library)的駐院學者。
她時常為《藝術季刊》、《皇家學院雜誌》和《藝術報》撰稿,以及定期受邀到美國和英國的許多主要博物館演講。
著有二十多本關於歐美藝術和文化的書籍。
譯者簡介
陳文瑾
文藻外語大學專科部法文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畢業,曾於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交換學習。目前從事英、法文口筆譯自由接案工作。譯作有《瑪麗.閨雅》。
目錄列表:目錄 前言 媒材 Materials 技法 Methods 延伸閱讀 致謝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