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9620454004 |
定价 |
NT670 |
售价 |
RM104.70 |
优惠价 |
RM93.18 *
|
出版社 |
三聯
|
出版日期 |
2025-04-0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36 页. 23. |
库存量 |
即將上市,敬請期待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31.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韓國對外關係與外交史》將韓國的對外關係與外交史分為古代、高麗、朝鮮、近代等四篇進行敘述,旨在究明各時期圍繞朝鮮半島的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半島內部政治的變化和發展情況。
本書《韓國對外關係與外交史(高麗篇)》跳出國家之間的關係史或交流史的單一框架,試圖闡述高麗的傳統外交活動是如何讓高麗這一「國家地位」能在周邊國家獲得高於實際的評價和威望。本書將高麗的外交史劃分為十個主題,除高麗外交史總論,亦根據不同時期分為五代十國、契丹(遼)、宋朝、金朝、蒙古和元、明朝等與高麗建立朝貢冊封關係的國家,以及日本、女真等外交地位與高麗對等或稍低的周邊國家及民族。 |
|
|
|
|
|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高麗時代對外關係與外交史總論 001
一、高麗時代的外交 002
二、國際局勢的變化 003
三、外交關係的演變 012
四、外交史的歷史特徵 019
五、外交活動的諸面貌 025
六、今後的研究課題 029
參考文獻 031
第二章
高麗初期與中國的外交 037
一、太祖時期與中國的外交 038
二、惠宗—光宗時期與中國的外交 047
三、高麗初期與中國的經濟文化交流 048
四、高麗初期與渤海、契丹的外交 051
參考文獻 055
第三章
高麗與契丹(遼)的外交 059
一、高麗初期與契丹的衝突 060
二、高麗與契丹的戰爭 062
三、兩國之間圍繞保州與榷場的衝突 075
四、兩國外交的特徵 080
參考文獻 084
第四章
高麗與宋朝的外交 087
一、對宋外交的特徵與敘述方向 088
二、宋朝冊封高麗以及兩國外交的發軔 088
三、宋麗外交關係的興衰 091
四、與契丹衝突下的高麗對宋外交 096
五、文宗與宋通交之嘗試及其效果 101
六、宣宗、肅宗為延續對宋外交而作出的努力 111
七、遼、金更替時期的宋麗外交 117
八、東亞政局之變換和宋麗間的外交戰 122
九、宋麗使節外交的中斷 130
十、高麗的實利外交與對和平的追求 132
參考文獻 134
第五章
高麗與金的外交 139
一、高麗:女真的父母之邦 140
二、高麗此前對女真的認識與金麗外交關係的展開 141
三、保州的收復與女真人的遣返問題 148
四、擁立明宗引發的外交矛盾與高麗外交官的斡旋 154
五、高麗與金朝外交往來的特徵 159
六、自主與「事大」之下的實利外交 166
參考文獻 168
第六章
高麗對蒙古的抗爭與外交 173
一、概要與分期 174
二、1219年的「兄弟盟約」 174
三、抗爭與外交 180
四、兩個政府的對日外交 188
參考文獻 197
第七章
高麗與蒙古(元)的外交 199
一、元宗時期高麗與蒙古的議和 200
二、忠烈王時期「世祖舊制」的形成及其意義 213
三、恭愍王反元運動之後的元麗關係 224
參考文獻 232
第八章
高麗與周邊民族的外交及戰爭 237
一、高麗的對外交流 238
二、與女真的交流和戰爭 238
三、對周邊國家叛賊的應對 247
四、與大食國、琉球、暹羅斛國的相遇 250
參考文獻 253
第九章
高麗與日本的外交及倭寇 255
一、10世紀初東亞的國際關係 256
二、使節的往來 257
三、日本商人的往來與進奉外交 263
四、倭寇的侵寇與應對 265
五、高麗對日外交的性質 274
參考文獻 277
第十章
高麗與明的外交及矛盾 279
一、元明鼎革與高麗的外交政策 280
二、濟州牧場與馬匹、牧胡的歸屬權紛爭 281
三、圍繞禑王冊封的對立及貢品 285
四、圍繞雙城總管府歸屬問題的領土紛爭——鐵嶺衛事件 289
五、遼東人口歸屬權的紛爭 295
六、威化島回軍後高麗的政治變動及對明關係 300
參考文獻 307
譯後記 309
校後記 311 |
|
|
|
|
|
|
|
|
|
|
|
|
|
|
主編簡介
李鎮漢
韓國高麗大學韓國史學系教授、韓國海洋史學會會長、韓國歷史研究會前會長,研究方向為高麗時代史、中韓關係史、海洋史等,著有《高麗時代宋商往來研究》、《高麗時代貿易與海洋》、《高麗時代對外交流史研究》、《高麗前期官職與俸祿關係研究》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