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終如一:新聞人朱宗軻憶往文集
|
|
Staying True as a Journalist: A Collection of Memories of Chu Tzong-Ko |
|
|
|
|
|
|
|
|
ISBN |
9786260137465 |
定价 |
NT360 |
售价 |
RM56.30 |
作者 |
朱宗軻
|
出版社 |
三民
|
出版日期 |
2025-03-1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96 页. 23.2.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朱宗軻以一支筆兼具縝密心思,闖蕩紙媒、政府公關、新聞聯繫、無線電視和有線電視,展現媒體生涯五十載的無悔無愧無憾「新聞人」本色!本書主要有三個部分,分別是「朱宗軻憶往」、「友朋回憶文」及「親人回憶文」;「朱宗軻憶往」計收錄三十餘篇文章,其中〈訪美紀聞七篇〉是其擔任《中央日報》採訪主任時,奉派出訪美國時的採訪報導;〈中南美之旅五篇〉則為擔任《中央日報》總編輯時,出訪中南美八國時的採訪報導。
◆ 張作錦/聯合報前社長:
我那時是《聯合報》總編輯,希望他來《聯合報》擔任副總編輯。我說,報館的總編輯只有一個,我不能馬上讓給你。
◆ 李源德/台大醫院前院長:
朱兄年輕時精力充沛,又十分努力,經常看到他來去匆匆,遊走台大醫院各處角落,以其敏銳的眼光,發掘並報導他人看不到的題目,引領風潮,成為冷漠社會不可或缺的一股溫暖。
◆ 宋楚瑜/親民黨主席:
由媒體人轉任行政院院會發稿人。每週星期四上午行政院舉行院會,宗軻都是陪同我列席行政院會的人。
◆ 胡雪珠/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
認識朱先生多年,我最佩服的就是他對新聞的理念絕對是一流的,我從他身上學習到許多,也獲益良多。
◆ 沈春華/中視前主播:
人生幾何,要看得通透並不容易,朱先生卻有這樣的智慧和胸襟。
|
|
|
|
|
|
|
|
|
|
|
|
|
|
|
目錄
始終如一:新聞人朱宗軻憶往文集目次
我想說的幾句話許道筠
第一輯朱宗軻憶往
一空難之夜,天人交戰:兼對知名眼科專家台大楊燕飛教授的懷念
二一篇報導促成中華民國兒童心臟病基金會的誕生
三辭卸中央日報總編輯原委
四意外得宋楚瑜局長抬愛
五新聞發布與新聞協調
六孫運璿院長第一次電視直播記者會
七追憶孫運璿先生二、三往事
八為國內公共電視拓荒
九索忍尼辛訪華記實
一〇聯合報建南園文化中心
一一美洲中國時報停刊之我見
一二民進黨組黨
一三與影后楊惠姍的「曖昧」關係
一四中視晚間新聞的突破
一五《大陸尋奇》創紀錄播映
一六日劇《阿信》為中視創新績
一七「博新」有線電視的命運
一八朱宗軻媒體生涯五十載回顧
一九初嘗學以致用,表現不很理想
二〇新生報記者生涯的喜樂
二一訪美紀聞七篇
(一)歡樂中的隱憂
(二)美國人對反共的認識
(三)拋開「人情」放下「面子」
(四)從黑孩子舉手看美國教育
(五)放寬出國,鼓勵回國
(六)台北是休士頓的大姐
(七)麻將牌與訪客計畫
二二中南美之旅五篇
(一)我們在中南美洲的「阿蜜哥」
(二)上帝創造了拉丁美洲沃土
(三)洋溢在他邦的愛國心聲
(四)駐外人員的耕耘與收穫
(五)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
二三在中視擔任總經理三年八個月
二四文化的、新聞的、娛樂的:中視總經理朱宗軻談電視文化/梅新專訪,張堂錡整理
二五「跨媒體」產業的營運之道
二六懷念新聞記者典範黃天才
第二輯友朋回憶文
一正直不阿、勇於任事的正派新聞人:朱宗軻——宋楚瑜/親民黨主席
二故人相憶,知交零落:痛失好友朱宗軻兄——李源德/台大醫院前院長
三新聞界的好人:懷念朱宗軻——張作錦/聯合報前社長
四遇見您是我一生的幸運——徐梅屏/聯合報系泰國世界日報前台灣辦事處主任
五懷念朱長官宗軻——顏榮昌/前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
六您對新聞的理念絕對是一流的:朱宗軻先生與中視——胡雪珠/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
七讓我跨越不少的門坎:朱宗軻學長是貴人更是益友——盧治楚/中視前副總經理
八多為他人想,少為自己謀——林銅城/前中視文化公司總經理
九公義的冠冕為你存留——洪虎/前中視衛星公司總監
一〇他一貫的熱情和謙沖貼近每個人的心——沈春華/中視前主播
一一再見,永遠的老總朱宗軻!——陳朝平/中央月刊前副總編輯
一二懷念政大新聞系一九六四班朱宗軻——簡興強/政大新聞系同窗
一三悲哉!政大新聞系一九六四校友朱宗軻離開我們了!——蕭康民/政大新聞系同窗
一四你照顧了海內外同學六十年——林文/政大新聞系同窗
一五快樂志工的感念憶往——竇玉霞/前中央文工會同事
一六創造東森新聞神話的舵手:朱宗軻總經理——鄭吉崇/香港自然美生物科技集團行政總裁
一七我眼中的朱宗軻先生:敬業、真誠與細膩的領導者——徐琦娜/東森國際董事長室副總經理
一八懷念朱總:媒體要贏得觀眾信任需有深度——陳素秋/鏡新聞公共議題企劃管理部副總經理
一九他的名字老早記在荻港名人堂中:悼念資深媒體人朱宗軻先生——章澤儀/英日中通譯、浙江同鄉會理事
第三輯親人回憶文
一誠摯感謝,宗軻在天上看到大家,一定很開心和安慰!——許道筠
二父親告訴我的:規規矩矩做人,實實在在做事——朱德仁
三追思外公的無盡溫暖——梁家淇
四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朱宗瑾/朱宗軻先生胞妹
五一位思想開闊的新聞人:懷念宗軻二堂哥——朱宗澤/朱宗軻先生堂弟
六鄉愁與尋根——章宗瀛/朱宗軻先生表弟
七我認識的宗軻表哥——李秋蓮/朱宗軻先生表弟許與可太太
八二哥很照顧我們——謝碧娥/朱宗軻先生表哥許祥海太太
九懷念乾爹的智慧、風範與溫暖笑容——丁原偉/雲品國際酒店董事兼總經理、朱宗軻夫婦義子
後記:再說幾句感謝話許道筠
附錄:媒體報導
新聞人朱宗軻逝世享壽八十五歲/二〇二四年三月十六日聯合報A6版
朱宗軻從媒體監督到媒體掌門/一九九一年八月號/遠見雜誌第六十二期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朱宗軻(民國28年–113年)
台灣新生報記者(民國54年9月–56年8月)
大華晚報記者(民國56年8月–57年4月)
台灣新生報記者(民國57年4月–57年5月)
台灣新生報採訪組副主任(民國57年5月–58年8月)
中央日報記者(民國58年8月–61年4月)
中央日報採訪副主任(民國61年4月–63年1月)
中央日報採訪主任(民國63年1月–67年1月)
中央日報副總編輯(民國67年1月–69年3月)
中央日報總編輯(民國69年3月–70年1月)
行政院新聞局國內新聞處副處長(民國70年1月–70年7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副主任兼中央月刊總編輯(民國74年7月–79年7月)
行政院新聞局國內新聞處處長兼任公共電視製播小組執行長(公共電視前身)(民國70年7月–73年10月)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總幹事(民國73年9月–74年7月)兼任中央通訊社副社長(民國73年11月–74年7月)
中國電視公司總經理(民國79年7月–83年4月)
中央日報董事長(民國83年5月–85年1月)
博新多媒體公司總經理(民國84年10月–85年6月)
博新多媒體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民國85年6月–86年2月)
博新多媒體公司董事長(民國86年2月–87年5月)
東森電視台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東森行銷顧問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民國87年6月–89年5月)
東森電視台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民國89年5月–90年5月)
東森電視台執行副董事長兼東森行銷顧問公司董事長(民國90年5月–91年4月)
東森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民國91年1月–91年4月)
佛光大學傳播學研究所兼任教授(民國91年9月–94年8月)
編者簡介
許道筠
民國五十四年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民國五十五年,與朱宗軻文定終身,倆人相知相守,相互扶持一生。
曾任中央日報編輯部編譯組編譯等職。
方鵬程
民國六十九年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
曾任職中央月刊社採訪編輯、台灣新生報副社長、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系主任。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