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愛上這套書?】
1. 幽默、顛覆角色形象——從「可怕的大野狼」變成「忙翻天的保母」,創造極大反差萌!
2. 重複幽默效果——每次大野狼以為「這次可以成功了」,但結果總是出乎意料,讓孩子笑聲不斷!
3. 潛移默化的價值觀——孩子們可以了解到解決問題、友善、包容、合作與友誼的重要。
4. 打破刻板印象——歡笑的同時,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讓孩子更開放的看待不同角色,改變對「壞角色」的單一印象,讓他們學會用不同角度看待世界。
5. 豐富的細節與互動——書中的森林村莊地圖,前後對照,竟藏著小驚喜,等孩子們來發現!
這套幽默、反轉、溫暖,深具魅力的顛覆性繪本,無論是愛笑、愛玩、愛冒險的孩子,還是喜愛收藏有趣故事的大人,都將得到無窮的樂趣與回味!
【內容介紹】
在童話與寓言裡,大野狼往往被描繪成狡猾、兇狠、聰明的角色,比如:《三隻小豬》裡吹倒房子的野狼、《小紅帽》裡偽裝成外婆的野狼、《狼與七隻小羊》裡騙過母羊的野狼……然而,慢慢的,人們開始用不同的視角來詮釋這個經典角色,讓大野狼變得溫暖、善良,甚至有點可愛。
日本知名繪本作家中村陽子老師的《大野狼保母》系列,就是以幽默與風趣的方式,顛覆大野狼「兇狠、狡詐」的刻板形象,在因緣際會下成為一位「保母」!這套書不僅帶來歡笑,也在無形中傳遞友誼、包容與合作的情感。
好餓好餓的大野狼
大野狼肚子餓得咕嚕咕嚕叫,外出尋找獵物。突然,眼前一亮——小木屋裡有一群美味的小貓咪。牠開始打起如意算盤,想先養胖牠們,再來大快朵頤。但是,調皮的小貓們總是不按牠的計畫去做,漸漸的,主導權落到了小貓們的手上,「可怕的」大野狼被整慘了——
狀況一:小貓們完全不怕大野狼,反而吵著要牠陪玩、幫忙!
狀況二:餵飯、洗澡、做果醬……大野狼被搞得就跟當媽媽一樣累!
狀況三:每次準備要吃掉小貓時,總有突發狀況,讓牠錯失機會!
狀況四:大野狼竟然陰錯陽差的成了森林裡最受歡迎的保母!
從「大野狼設計圈套」、「小貓咪脫軌行動」、「大野狼手忙腳亂」到「重新想辦法」,這個故事充滿了幽默的反轉與歡樂的戲劇效果,讓孩子們邊讀邊笑,還會忍不住對這隻「狼保母」產生同情。最令人驚喜的是,大野狼最終還意外的為自己創造了一份新工作——森林動物們的托兒保母!另外,書中的前、後扉頁都有一張詳細的森林村莊地圖,乍看之下,兩張地圖是一樣的,但其實不然。趣味就藏在細節裡!
好忙好忙的大野狼
在《好餓好餓的大野狼》的故事裡,大野狼最後從「不懷好意的捕食者」變成「和善的保母」,結局讓人感到意猶未盡,讀者們便紛紛敲碗續集!於是,兩年後,這場關於托育奮戰與意外收穫的有趣故事——《好忙好忙的大野狼》,正式登場!
這一次,大野狼正式成為托兒保母,但這份工作比牠想像中還要累。因為,大野狼面對的是一群精力無限的動物孩子們,還要應付孩子們不聽話、愛搗蛋、玩到天翻地覆的混亂場面,牠的挑戰升級了!
為了解決這個困境,機靈的大野狼想出了一個對策——找幫手!於是,烏鴉來了。大野狼心想,只要把這份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全都交給烏鴉去做就好了。但……事情真的會這麼順利嗎?
狀況一:烏鴉設計的「滾滾滾」遊戲,孩子們都玩得開心,大野狼卻心驚膽戰!
狀況二:大野狼認為烏鴉「幫倒忙」,於是把牠開除了。未料,孩子們竟然很喜歡烏鴉,都在等著牠回來。
狀況三:大野狼「生病」時,烏鴉二話不說回來幫忙……這段暖心的反轉讓人驚喜不已!
故事最後,烏鴉依舊盡心盡力,大野狼依然小心翼翼——牠們成為托兒小屋的最佳伙伴,而最開心的當然還是孩子們!儘管混亂依舊不斷發生,笑料也從未間斷。
《好忙好忙的大野狼》透過幽默的反轉、誇張的場面、鮮活的角色互動,以及緊湊、出乎意料的情節,讓孩子在開懷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友誼的可貴與彼此合作的重要性。
*適讀年齡:3歲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