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為愛的囚籠,別讓錯誤的教育成為孩子的枷鎖:父母不是溫室,孩子也並非花朵!過度養育讓孩子變得脆弱無能,該如何正確去愛,才能讓孩子成長茁壯?
|
|
|
|
|
|
|
|
|
ISBN |
9786267644768 |
定价 |
NT375 |
售价 |
RM58.60 |
优惠价 |
RM52.15 *
|
作者 |
陳文姬
|
出版社 |
樂律
|
出版日期 |
2025-03-12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86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3.5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
◎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
◎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你的愛,是孩子人生的助力還是絆腳石?
跳脫傳統育兒迷思,培養孩子真正的能力與智慧
【過度養育的危機】
許多父母因愛之名,為孩子安排好一切,卻不知這樣的「保護」其實是傷害。當孩子無需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時,他們會逐漸失去獨立能力,形成強烈的依賴心理。這樣的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往往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連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備,最終可能變成「啃老族」。本書透過真實案例,探討過度溺愛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與行為,提醒父母應該適時放手,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才能真正成長。
【清單式童年的問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讓許多父母為孩子制定詳盡的未來計畫,從才藝班、補習班到職業選擇,甚至連婚姻都希望掌控。然而,這種「清單式童年」往往讓孩子感到極大壓力,甚至失去探索與思考的機會。許多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後,面對真正的人生選擇時,反而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做決定。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學習如何為自己負責,而非被動接受父母的安排。
【讓孩子擁有自我效能】
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嘗試與失敗,才能學會如何應對挑戰。然而,許多父母習慣幫孩子解決問題,剝奪了他們鍛鍊能力的機會。所謂的「自我效能」,指的是孩子對自己完成某件事的信心,這種信心來自於親身經歷與實踐,而非父母的安排與干涉。本書探討如何讓孩子透過生活中的小事,如做家務、自己解決困難、承擔後果等,來培養獨立性與責任感。唯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適應未來的社會挑戰。
【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真正的愛不是控制,而是尊重與引導。父母應該學會傾聽孩子的需求,給予他們選擇權,讓他們在安全的範圍內做決定,並學習承擔後果。此外,父母應以身作則,展現自律與責任感,讓孩子學習如何成為獨立自主的人。本書提供家長如何鼓勵孩子思考、如何適時放手等具體方法,讓孩子在愛與自由中成長,成為真正能夠面對世界的成年人。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家庭教育中的常見問題,強調過度保護與溺愛對孩子成長的負面影響。透過真實案例與專家觀點,揭示父母過於干涉孩子的生活,可能導致孩子缺乏獨立性、責任感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內容貼近現代教育理念,並提供實用的教育策略,幫助父母在愛與放手之間找到平衡,為孩子建立健康的人格與心態。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第1章 過度養育—付出愛,卻是害
第2章 清單式童年—孩子已日漸枯萎
第3章 直升機父母—不能控制孩子的一生
第4章 好的教育—讓孩子成年又成人
第5章 別插手—讓孩子自由成長
第6章 社交能力—孩子要習慣人群,將來才會合群
第7章 孩子不是為父母讀書,而是為自己
第8章 限制孩子,其實就是一種壓迫
第9章 接納不完美—過多期待會毀掉孩子的自我認同
第10章 原生家庭—解開束縛在孩子身上的枷鎖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陳文姬
畢業於師範學院,現為高中教師。所任教班級的孩子品行和成績都有突出表現,深受學生愛戴和家長好評。她對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有深刻見解,業餘時間堅持為教育專欄寫文章,讀者群體廣泛。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