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推薦序: 「有道人生」,讓彼此關係不留遺憾──李佩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兼系主任 在生命的邊界,看見愛與光──曹朝榮/柳營奇美醫院創院院長 將面對死亡的無助,轉化為接納──楊建銘/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 各界推薦 前言:為什麼要寫臨床故事? 如何閱讀這本書 CH1關於我們所擁有的愛 撲克臉太太──逝者的精神遺產與過往的美好回憶,並未消逝 這是媽媽送給你的守護神──死亡雖然感傷,但也是祝福的延續 想念媽媽的時候怎麼辦──只是肉體沒辦法常伴孩子左右,但對孩子的關愛,無所不在 最後留下的那個人──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人生 留下這封信,請你留在人世間──「死亡」是「過渡」,讓經歷過這一切的人,可以重新體會愛、認識愛 遺憾的麥當勞──重新認識愛、重新認可自己出生在這個家中的獨特性 CH2那些感謝與留下的禮物 小公主──在死亡幽谷前,再次喚起「我存在的意義」 無論她叫什麼名字,唯一不變的是「媽媽」──帶著媽媽的愛,向前走 禁錮在補習班裡的思念──在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家庭的「時間價值」需要被重新衡量 成為家裡的男人──在這個家裡沒有被明說,卻一直存在著的愛與堅持 那句尷尬不已的「我愛你」──在愛隱隱流動的溫馨氣氛下,催化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不倒翁與珠鍊──透過「發現」與「看見」,重新詮釋與家人的關係 CH3曾經的不理解 不受歡迎的心理師──或許是因為你很了解自己,知道承認死亡會讓人失去希望 我就這麼背叛了她──讓自己從過去的關係中鬆綁,為人生重新尋找方向 老天使──跟孩子談死亡的用意,並非是以安慰去消弭擔憂的心情 當愛長得不再像愛,你能認得出來嗎?──妳只是被巫婆詛咒變成怪物,妳永遠都是我最愛的媽媽 認識「爸爸」──更重要的是讓他知道妳是媽媽,妳會守護他、陪伴他 媽媽,妳為什麼不愛我?──心中的力量被童年的苦與現實的壓力蒙上塵埃,試著重新將它擦亮 媽媽都是妳的錯──這是我生產的故障品,還是要由我來負責保固 CH4不留遺憾,也不再害怕離別 彼岸的約定──讓面對未知而焦慮的人們,在約定當中重拾掌控感 把愛與牽掛,編進你的麻花辮──持續對話、反思、實踐,在百無聊賴的病床時光中,找到生命的光亮 用保險理賠環遊世界──最後的生命,要活得如煙火般短暫卻精采 別把我丟掉──透過對話,讓他體會到現在的家庭關係並非原生家庭的複製品 你的專屬「保生大帝」──在黑暗的通道中,看到了光,感受到力量
作者簡介 林維君 臨床心理師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心理學系雙學士;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澳洲阿德雷德大學哀傷諮商與安寧療護碩士。在敘事治療發源地Dulwich Centre完成敘事治療師的培訓。 現職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心理師、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是臺灣第一批取得臨床心理師執照的人之一,同時具有勞動部烘焙丙檢及保母人員檢定資格,也是居家整聊室認證的整理師。 致力於推廣敘事實踐、家庭溝通、預約善終、親子收納教育。在2024年創辦了「心之整理對話學院」,陸續推出一系列與故事、對話、家庭、善終、整理等深入每個家庭經驗的課程與諮詢服務。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