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小國也可以有大戰略
新加坡可以,台灣當然也行!
新加坡雖然小,卻拒絕將其視為命運
透過積極的軍事、經濟、外交,超越自身局限
成為在國際上不容忽視的參與者
★「即使是對歷史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告訴你,那些溫順者不僅無法繼承任何東西,還往往早已從地球上消失。」──拉惹勒南,新加坡建國元勛之一,曾任外交部長、副總理等職位
★「如果沒有國防建設,那世界上所有的經濟成長最終都將對我們不利。」──林金山,新加坡建國元勛之一,曾任國防部長、國家發展部長等職位
★「沒有強大的新加坡武裝部隊,就沒有經濟未來,就沒有安全。」──李光耀,新加坡首任總理
★「小國必須讓侵略者付出高昂的代價,表明小國重視自己的自由,勝過屈從於侵略者。」──李顯龍,新加坡第3任總理
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而宣布獨立,當時國土面積只有581.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90萬,自然資源貧乏,沒有自己的水源,沒有腹地,也沒有可自衛的貿易港口,長期被鄰近大國虎視眈眈,隨時面臨遭吞併的危機,但獨立後的新加坡,以戰略方式整合其所掌握的不同外交、政治和國防工具後,逐漸發展為在經濟、政治、外交與軍事等方面均傲視東亞,在國際事務上更是經常被形容為叱吒風雲、「力量超過體量」的國家,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之一。
這本書以新穎而實際的角度聚焦於新加坡的外交、經濟、國防和安全史,內容從1965年獨立到2020年代的戰略調整時期,詳細論述這個國家如何把國防安全與經濟成長視為不可分割的重要戰略。
以往對大戰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超級大國或至少是中等強國,但洪清源的書對國際關係和戰略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說明了大戰略概念如何有助於解釋小國的戰略形勢和成就。此外,洪清源將歷史學家的觀點帶入戰略與外交議題,不只對該領域研究具重要意義,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從外部觀點巧妙地重述新加坡的故事也很有說服力。
這本書從歷史、理論、實踐和軍事這四個角度,同時也採納彼得.費弗(Peter Feaver)的論述,把大戰略描述為「來自學術界的術語」,指的是「國家有意採取的計畫和政策的集合,旨在協同運用政治、軍事、外交和經濟工具,以推進該國的國家利益。大戰略是調和目標和手段的藝術。它涉及有目的行動,受到領袖明確認識以及他們可能只是內在感受到的因素限制。」這項研究將直接或間接地透過文獻和回憶錄與實踐者進行交流。
這本書詳細論述新加坡大戰略自從1965年至今的各種演變,以及填補了新加坡於1965年後的外交、國防與安全歷史等文獻上的空白,更對各種有關「大戰略」的學術討論做出精密的梳理。除此以外,本書另一重要貢獻,相對於過往的多數研究都是以大國為焦點,作者把研究聚焦在小國之上。作者的研究證明,小國也可以擁有大戰略。書中更有許多新加坡與周邊多個國家包括中國、馬來西亞、印尼,多年以來外交大事與各種文獻分析,對台灣來說這樣的研究更是意義非凡,相當具參考價值。
舉例來說,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建國之初即銳意發展國防軍事,到現在,新加坡武裝部隊(SAF)已成為世界最強大的軍隊之一;同時由於意識到國家很可能會在侵略者甚至不需發動軍事行動的情況就倒下,因此非常注重培養國民在心理、社會、經濟與民事等方面的防禦能力,新加坡政府及早積極準備,自1983年開始即開展大規模的民防工作,以「全面防衛」政策致力向全國公眾開展民防教育,主要包括五個面向:
1. 軍事──保護國家免受外來襲擊
2. 民事──應對地區災害與危機
3. 經濟──建設強大而有韌性的經濟體系
4. 社會──促進不同族群的社會、文化或宗教差異之間的和諧
5. 心理──培養民族韌性
對新加坡人來說,「全面防衛」就像「全面戰爭」一樣,是無一例外、全體人民都須參與的行動,並且必將動員所有資源與整個人口,而能夠成功實施「全面防衛」的前提是一個團結的公民社會。
專文推薦
莊仁傑(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黃宗鼎(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
專業推薦
王文岳(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林韋地(季風帶文化創辦人)
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廖雲章(天下獨立評論頻道總監)
蔡宏政(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
鄺健銘(《雙城對倒:新加坡模式與香港未來》作者)
(依姓氏筆畫排序)
各方好評
▸「大戰略與社會凝聚力是相互交織的。這本書有力地描述了新加坡大戰略從1960年代到2000年代的演變過程,表明國家的大小並不會限制其發展的成功與資源協調的能力。這書將帶來對推動小國戰略能力條件的進一步探究。」──蒂埃里.巴爾薩克(Thierry Balzacq),巴黎政治學院政治學教授
▸「新加坡自建國以來積極建設國防,並透過『全面防衛』政策強化國民的社會與心理素質,讓國家的民防力量可以應對各種天災人禍和危機(民防絕對不只是應對戰爭而已),這不但讓新加坡成為東南亞的軍事強國,也讓『武裝到牙齒』成為新加坡的最佳寫照。」──莊仁傑,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新加坡近半世紀之對外安全事務,極其浩繁,所幸洪清源以大戰略架構全書經緯,終於讓讀者能夠輕巧地領略新加坡闖蕩世局的要訣。」──黃宗鼎,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天下雜誌獨評「印太安全劄記」專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