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重複逃與追的迴圈,重建對關係的正向信念
透過練習,迎接雙向奔赴的愛
★給「不安全型依附者」的療癒經典
★美國心理諮商師推薦書單
★Amazon書店將近1500則讀者好評
對方沒接電話或立即回覆訊息,你就焦慮?
對方沒報備行蹤,你就惴惴不安?
你常常猜想對方將提分手,而先冷淡疏離?
你寧可待在不適合的關係裡,更害怕孤單一人?
臨床心理學博士蜜雪兒・史金研究親密關係多年,特別熟悉羞愧、不信任、自卑和被遺棄等議題。本書將協助你了解並跨越自己的恐懼。本書的初衷,是要消除讓我們價值感低落,甚至損及身體與心靈健康的行為。
書中的概念與練習,都是設計來協助我們從過去的不幸中脫困。唯有不再採取先前的慣性模式,不被困在負面的想法和情緒當中,才有可能締造長久有愛的關係。找回自己的安全感,才能真正邁向幸福的關係。
【破壞關係的5個信念】
1.我會被遺棄:
「我愛的人終將離我而去,從來沒有人會一直陪伴著我。」
「我總是不被選擇的那一個,我終將孤單一人。」
2.我會被傷害或欺騙:
「我總是被親近的人欺騙或傷害,他們只想佔我便宜。」
「如果我不保護自己,我就會被別人利用。」
3.我注定情感被剝奪:
「我覺得很寂寞,跟任何人都沒有情感連結。」
「沒有人會真正關心我,沒有人會真心滿足我的情感需求。」
4我有缺陷、不夠好:
「我不值得被愛,如果別人真的了解我,他們就會拒絕我。」
「我必須掩蓋我的缺點,表現完美,否則人們不會喜歡我。」
5我是失敗的:
「我身邊的人都比我成功,我不像其他人那麼聰明討喜。」
「我對自己比不上別人感到羞愧,沒有人會喜歡一無是處的我。」
【25個重建安全感的練習】
練習1:辨識你的行為反應
練習2:辨識身邊有害的人和其行為
練習3:辨識會觸發你核心信念的行為
練習4:當核心信念被觸發時,你如何反應
練習5:檢視關係觸發因素
練習6:從過去的經歷中抽離
練習7:正念呼吸
練習8:掌控你對觸發事件的反應
練習9:正念散步和喝茶(咖啡)
練習10:觀察你在人際問題中慣有的行為反應
練習11:找出破壞關係的核心信念
練習12:觀照想法和情緒的流動
練習13:辨別你的價值觀
練習14:為你的想法命名
練習15:放掉你的想法
練習16:透過價值觀跟難以處理的想法拉大距離
練習17:疼惜你的內在小孩
練習18:看清當下的痛苦是過往記憶的重播
練習19:辨識你的無益因應行為和其代價
練習20:製作分散注意力計畫
練習21:連結你的行為和價值觀
練習22:做相反的事
練習23:自我揭露
練習24:找出你的聆聽阻礙
練習25:確認你的需求
專家推薦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美鈴(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愛情心理學家)
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許妮婷(諮商心理師)
許瑞云(心能量管理中心醫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溝通講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作家)
劉軒(知名作家、心理導師)
盧新之(諮商心理師)
賴佩霞(作家、《魅麗雜誌》發行人)
好評推薦
「當我們被碰觸到內在深處時,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倘若真的受到了傷害,就會逐漸萌發出躁動與不安,影響到後續的伴侶關係。本書看到了這份不安,並溫暖清晰地告訴我們:沒關係,我會陪在你身邊,手把手地做出改變。」——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提供你明確的工具來調整自己的核心價值。閱讀這本書感覺就像和一位溫暖關懷的治療師面對面交流。拉把椅子來感受史金帶給你溫暖與同理的指引吧。」——蕾貝卡.E.威廉斯博士(Rebecca E. Williams, PhD),臨床心理學家,得獎書籍《成癮症的正念治療手冊》(The Mindfulness Workbook for Addiction)共同作者
「有些人一直無意識投入會觸發過去負面經歷的伴侶關係,史金明確指出,有什麼樣的陷阱在等著這些人⋯⋯給予讀者確實做出正向改變的機會。」——蘭迪.岡瑟博士(Randi Gunther, PhD),臨床心理學家,《關係破壞者》(Relationships Saboteurs)作者
「這本書提供了一條優雅的自我瞭解道路,藉此創造一生有愛的關係。我全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因為愛而受苦的人。」——傑森.B.費雪碩士(Jason B. Fischer, MA, LPC),執業心理諮商師,《愛的兩個真相》(The Two Truths about Love)作者
(原書名:《猜疑、掌控、緊黏,為何你總是缺乏安全感?:療癒關係中五大負面信念,終結「被遺棄」的恐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