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21770568 |
定价 |
RMB69.00 |
售价 |
RM75.90 |
优惠价 |
RM56.93 * (-25%)
|
作者 |
(美)威廉·J.巴伯二世,(美(美)喬納森·威爾遜-哈特格羅夫
|
译者 |
崔傳剛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5-01-01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32 页. 26.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長久以來,美國社會存在這樣一種錯位的認知,即將黑人與貧困等社會問題緊密聯系,近年來,在數次爆發的民權運動中,黑人是理所當然的主角。然而事實是,在美國底層的貧困人口中,白人比黑人多 4 000 多萬。意想不到的數據背後直指這樣的真相?美國社會真正的弊病被種種分裂的力量遮蓋了。而這些長期被忽視和邊緣化的底層白人群體,已然成為左右美國政局的關鍵因素之一,他們的崛起意味著美國社會潛藏著一股可能影響未來政治走向的暗流。為什麽會這樣?歷史原因是什麽?政治後果又是什麽?
這是一本由一名黑人撰寫的關於美國白人貧困的書,作者是美國知名的社會活動家,也是美國“窮人運動”領袖人物,他結合歷史與現實,自身成長與領導民權運動的經歷,探討了上述問題的成因,揭露美國社會被種族問題掩蓋的“貧困”危機,幫助我們理解美國現實政治的走向。在 2024 年美國大選中,兩黨間的爭鬥更加彰顯了美國社會分裂的事實,誰是這場政治棋局中的關鍵,大選過後的美國又將如何面對政治極化和種種積弊呢?本書作者提出了對“融合”的希望,即通過社會運動和政治策略,使民眾能夠清楚認知社會弊病的癥結,打破迷思,跨越種族分歧進行合作,為貧困群體的共同目標鬥爭,團結起來爭取權益,真正成為左右未來大選結果的“新搖擺選民”。
編輯推薦
1.“貧窮是不分膚色的”。本書延續討論美國社會的不平等與貧困問題。2024年美國大選,特朗普重返白宮,令人費解的政局更加凸顯了美國社會的分裂。說起美國的不平等和貧困問題,人們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黑人或者少數族裔的面孔,而本書主題直指這一刻板印象所掩蓋的真實危機——貧富分化的真正矛盾被膚色帶來的偏見和割裂掩蓋了。
2.民權運動的失落。本書作者是美國“窮人運動”聯合主席,60年代,馬丁·路德·金發起“窮人運動”,使貧困人群第一次跨越種族和膚色聯合起來,給社會變革的進程帶來巨大影響,推動了美國的第二次重建。然而今天,窮人運動和民權運動的影響力漸趨縮小,許多社會問題重蹈覆轍,美國面臨著民主倒退和陷入保守主義甚至是民粹主義的危機。作者長期活躍在社會運動一線,深入貧困群體,積累了豐富的社會調查經驗。在本次美國大選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不論誰當選,他們面對的都是一個更加撕裂、更趨極化的社會,在眾所周知的種族問題背後,什麽才是一個分裂社會真正的危機?巴伯在這本書中做出了詳細分析。
3. 特朗普和萬斯當選後,社會變革的可能性有多大(他們真的代表了貧困白人的利益嗎)。作者作為社會活動家,長期的運動經驗使其認識到,美國的社會問題是制度性、結構性的,如果掣肘於表面的種族區分,更大面向的不平等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只有“聯合所有可以聯合的力量”,才能左右政治走向,實現變革。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一 III
推薦序二 IX
序 言XV
第一部分
直面貧困
第一章 看不見的危機 003
第二章 道德融合:向更高處邁進 017
第二部分
揭露迷思
第三章 迷思一:白人是利益共同體 039
第四章 迷思二:只有黑人謀求美國變革 063
第五章 迷思三:貧困只是一個黑人議題 077
第六章 迷思四:我們無法彌合分裂 093
第三部分
重建民主
第七章 直面白人貧困之痛 119
第八章 窮人是新搖擺選民 141
第九章 為何必須從底層著手 165
第十章 重尋團結紐帶 185
後 記 黑人力量何以拯救了我的白人曾祖母 209
致 謝 217
注 釋 221 |
|
|
|
|
|
|
|
|
|
|
|
|
|
|
社會活動家,耶魯大學教授,新教牧師。耶魯大學神學院公共神學和公共政策中心創始人、負責人。美國“窮人運動”領導者、聯合主席。北卡羅來納州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主席。著有《第三次重建》(The Third Reconstruction)、《一起向前》(Forward Together)等書。 耶魯大學神學院公共神學和公共政策中心助理主任。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