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無來也無去,來去無代誌! 熊琬 編撰者序 一趟充滿法喜的挖寶之旅 【示現】 第一章 在家居俗期 父母留下遺產,我如果也像他們一樣耕田,做到老,最後仍是免不了一死,永遠在生死輪迴中,因此我想求了生脫死。 惠安誕生 晉江成長 觀音契子 隨母茹素 幼失怙恃 淡泊世情 南洋幫傭 預感神準 第二章 出家沙彌期 坐禪、念佛、不立文字,都是不識字者可行之道;尤其念佛法門,行、住、坐、臥,皆可行持,最是方便。 泉州出家 投承天寺 苦行自勗 報三寶恩 良師提點 禪淨雙修 人棄我取 道器是鑄 第三章 僧格奠基期 當時沒有什麼寺廟建築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覺,只有源源不斷的念佛聲,由下至上一直繞轉,盡虛空、遍法界盡是彌陀聖號。 鼓山佛七 三昧現前 中年剃度 依止瑞奉 莆田受戒 比丘相現 第四章 入山潛修期 「縱使住在山上一千年,也只是自度;若要度眾生,就必須回到山下。」,他毅然決定回到承天寺,啟動「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悲行。 深山潛修 猛虎皈依 猿猴獻果 山薯供僧 弘公彈指 廣師出定 自度成就 通過試煉 第五章 來臺弘化初期 臺灣佛教受日本神教影響,早已是僧俗不分!我與臺灣有緣,未來將渡臺建道場、度眾生,以我此身示修佛範、力挽狂瀾,助使佛教重歸正軌。 弟子圓緣 乘願渡臺 隨機度亡 保寺安寧 志在弘化 拒當廟公 日月普照 洞湧靈泉 第六章 承天寺弘化初期 弘法、度眾生是在自心中度,不是口頭言語上度。須先除去自己的習氣、無明煩惱,再以自己的德行來感化他人;但住一處,即可隨緣度眾生。 承天寺成 清源山現 天祥安坐 中橫開通 南行遊化 隨緣開示 苦行念佛 緇素景從 廣結法緣 善護僧寶 第七章 承天禪寺弘化中期(民國五十五至六十四年) 度眾生沒有那麼簡單,須有佛緣及佛報(人見生歡喜心、恭敬心)!自己修到有功夫、福慧具足時,自然護法菩薩會擁護;不然想要度人,人卻不讓你度。 禪淨相彰 應機點化 宿儒贈詩 部長請益 建廣承岩 示教利喜 遠來宣化 宿世同修 佛法未衰 興衰由心 第八章 承天禪寺弘化後期(民國六十五至七十三年) 佛乃沒有相,佛是無相的;念佛乃無相,佛在心頭。相是供在佛桌上的佛菩薩,並非是真佛,不過借此而引發我們的自性佛。 承天重建 傳悔當家 蓮因懺雲 率眾挖寶 哲學大師 皈依座下 佛光師生 北上叩鐘 示現病相 眾請住世 曉雲親炙 十方續緣 普勸念佛 應機妙答 第九章 妙通寺弘化期(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五年) 此三寶之福地也,必成就為十方叢林,三百多名弟子將來此出家修行,依止法王座下;甚多在家弟子於此皈依三寶,共同成就無上佛道。 傳聞南下 六龜建寺 移錫妙通 籌備戒會 法緣殊勝 戒子雲集 第十章 化緣已盡 安詳示寂(民國七十五年) 德高望重,得享九十晉五大年,其言其行,堪為人天軌範:是古佛再來歟?抑菩薩示現歟?凡愚莫測也! 北上承天 囑託後事 南返妙通 念佛不輟 無來無去 法身常在 大慈大悲 國之瑰寶 【影響】 壹.修行法要,自度化他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處;能行忍的人,福報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業障、開啟智慧。 學佛修行,了生脫死──為何要修行? 苦行入道,忍辱為衣 老實念佛,淨業成就 禪行攝養,持戒為先 以願堅行,普利群生 貳.禪燈續明,道範流芳 承天寺較不自由,有種種束縛,但這卻保持承天寺的規矩、莊嚴。苦行中磨鍊出來的解脫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 傳承法脈 風範永在 【附錄】 廣欽老和尚年譜 參考資料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