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7513358217 |
定价 |
RMB118.00 |
售价 |
RM129.80 |
优惠价 |
RM97.35 * (-25%)
|
作者 |
羅振宇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5-01-01 |
装订 |
精裝. 無. 588 页. |
库存量 |
購買後立即進貨 此中国简体书,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不含调货时间)。抱歉!目前无开放空运服务。 库存有限或需要调货,订购时间可能延长。如无法订购则将通知进行退款。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請先速覽一組“來自未來的好消息”:
未來,中國東西部的發展將更加均衡,我們在擇業、定居時將擁有更多選擇;
未來,許多藥物將具備長效機制,用藥頻率從每天一次降至半年,甚至幾年一次,大大簡化治療過程,我們的生命質量將顯著提升;
未來,一周四天工作制可能成為現實,工作將不再占據生活的中心,我們會擁有更多時間用於消費、休閒和學習;
未來,我們的孩子將接受以“最大化個體價值”為核心的個性化教育,他們會深入了解自己,以最擅長的方式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甚至創造一個“只有我幹才合理”的新職業;
……
本書匯集了49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預測者,包括科學家、教育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投資人、創業者、媒體人等。每一位預測者都提供了關於未來的獨特視角和深刻洞察。
翻開這本書,查收更多其他領域的好消息。
編輯推薦
4大象限
本書將所有預測置於由“時間”和“預測事項相關的主體”構成的四象限中。你將獲得一個探索未來的全新框架:時間維度從“正在湧現”的新興趨勢延伸至“終將到來”的深遠變化,主體維度從“與我相關”擴展到“與它(世界)相關”。無論你對未來的哪一面感興趣,都可以對號入座找到它。
49位預測者
本書匯集了49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預測者,包括科學家、教育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投資人、創業者、媒體人等。每一位預測者都提供了關於未來的獨特視角和深刻洞察,無論你是他們的讀者,還是與他們同領域的研究者,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不妨從你最喜歡的預測者開始看起。
超過30個領域
書中涵蓋了科技、商業、文化、教育等30多個領域,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好消息匯聚在一起,構成了一幅關於未來的依稀可見的畫卷。無論你是想在不確定時代給自己一顆定心丸,還是面對未來找準自己的方向——提前布局自己(和孩子)的職業、投資、養老、居住地,甚至生活方式,這本書將為你提供有價值的啟發和指導。
1條核心主張
未來是一張由人類行動與選擇交織而成的網絡。這本書不僅旨在幫助你洞察未來的趨勢與方向,更期待你找到自己在未來圖景中的位置,甚至參與到塑造未來的進程中。 |
|
|
|
|
|
|
|
|
|
|
|
購買中國簡體書籍請注意:
1. 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中國簡體書可能有出現磨痕、凹痕、折痕等問題,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缺頁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
|
|
|
|
|
|
|
|
目 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未來的我會更好嗎?
1.人類2.0會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存在
預測人:劉擎
2.讓自己擁有一張通往未來的門票
預測人:和菜頭
3.有這四種能力,AI將無法取代你
預測人:李松蔚
4.虛擬空間讓我們趨於平等
預測人:薛兆豐
5.內容傳播將會成為每個人的底層能力
預測人:徐達內
6.歷史會記錄下更多普通人的日常
預測人:王笛
7.廠二代們終將完成“弒父”
預測人:吳曉波
8.我們可以擺脫數字孤獨,回歸一種更有意義的生活
預測人:嚴飛
9.學校教育將從知識為本轉向意義為先
預測人:沈祖蕓
10.數字心智將具有道德主體地位
預測人:尼克·博斯特羅姆
11.我們的精神世界或將與數字世界連接
預測人:李鐵夫
第二部分 未來的世界會變糟嗎?
12.富足時代即將到來
預測人:萬維鋼
13.誰率先走出保守主義浪潮,誰更可能獲益
預測人:趙鼎新
14.從T到π,這六種能力將幫助你穿越周期
預測人:古典
15.“信任溢價”的商業模式將在競爭中勝出
預測人:香帥
16.未來的藥不像藥,病人不像病人
預測人:薄世寧
17.超導的未來在中國
預測人:羅會仟
18.打通孤島是下一代建築師的首要任務
預測人:唐克揚
19.瘧疾、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有望徹底消失
預測人:袁越
20.AI不僅會成就超級個體,還會成就超級管理者
預測人:李寧
21.量子計算或將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預測人:苗千
22.一周工作四天或將在十年內成為現實
預測人:衛哲
23.我們正在步入鏡像世界
預測人:吳晨
24.機器人與AI的深度融合將是未來制造的趨勢
預測人:史喆
25.我們可能是最後一代普遍需要工作的人
預測人:閔可銳
第三部分 哪些機會正在湧現?
26.中國東西部發展會更加均衡
預測人:黃漢城
27.從明天起,養老爭取更多靠自己
預測人:何剛
28.硬科技與大變革,未來的兩大關鍵詞
預測人:馬江博
29.留在城市的摩天工廠會幫助你留住優質人才
預測人:李忠
30.我們能生產出價廉物美的低碳商品
預測人:馬一峰
31.“逆全球化”並沒有真的發生
預測人:施展
32.中國將進入全球化企業湧現的高峰期
預測人:林雪萍
33.我們正在經歷從制造到服務的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
預測人:張斌
34.AI會改變科學研究範式
預測人:卓克
35.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預測人:馮雪
36.中國正在搶占深海科技競爭的制高點
預測人:田麗艷
37.中國或將率先實現機器人技術突破
預測人:李豐
38.事實依舊是傳播的“硬通貨”
預測人:李鴻谷
39.AI加速融入物理世界,這是屬於所有人的機會
預測人:張鵬
40.中國的大航海時代正在到來
預測人:劉潤
41.世界正在擁抱中國科技
預測人:鄺子平
第四部分 現在的我該關注什麽?
42.“做自己”,是未來的出路
預測人:陳海賢
43.“參與感”教育會讓你的孩子過得更快樂
預測人:饅頭大師
44.教育的天平會向個性化傾斜
預測人:池曉
45.闖蕩世界有助於你找到新機會
預測人:郭建龍
46.遊戲素養讓我們有更強的適應力
預測人:嚴鋒
47.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尋找未來的影子
預測人:單偉建
48.閒下來,將成為對社會做貢獻的一種形式
預測人:孫立平
49.面對時代變化,調優自己的選擇
預測人:梁寧 |
|
|
|
|
|
|
|
|
|
|
|
|
|
|
編著者:
羅振宇,得到創始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主講人、《閱讀的方法》《啟發》《文明》等圖書的作者。
主要預測者:
吳曉波,著名財經作家,著有《激蕩三十年》《騰訊傳》等。
衛哲,嘉御資本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阿里巴巴集團前執行副總裁。
孫立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尼克·博斯特羅姆,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創始主任,哲學家。
張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冶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單偉建,香港太盟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長。
唐克揚,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建築學專家。
劉潤,著名商業顧問,潤米咨詢董事長。
徐達內,新榜創始人&CE0。
羅會仟,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科普作家。
何剛,《財經》雜志主編、《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
李豐,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
嚴鋒,覆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