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癲是一種生物學疾病?還是文化構成的疾病?】
【現代民族主義與瘋癲有何關系?】
【追溯精神疾病生成史,解析現代性與瘋癲的內在關聯。】
【本書是作者“民族主義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延續社會學先驅埃米爾·塗爾幹的研究範式。】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對現代性的歷史性探究,為我們提供了對現代社會本質的洞見。本書的導論和哲學部分提出了一個核心的理論假設:心智和文化是區分人類社會與物理世界和生物 世界的關鍵因素;所有人類社會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源自心智和文化的層面。其余章節則以民族主義如何引發現代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三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躁狂抑郁癥、重度抑郁癥)為例,來驗證這一理論假設。作者不僅追溯了這三大精神疾病的歷史脈絡,還將它們在社會層面的廣泛傳播與民族主義所塑造的現代文化結構相聯系。這一視角顛覆了或僅從生物學角度或從唯心主義出發來解析精神疾病的傳統做法,為我們理解和分析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維度。
作者認為,現代民族主義建立在人民主權、平等和世俗主義的基本原則之上。二十一世紀的公民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成為個人命運的締造者。盡管這是一種賦權,但也讓人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人們必須不斷評估自己的身份,管理自己的欲望,並調整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對於弱勢群體來說,這種過度的壓力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精神疾病的普遍發作。作者分析了躁狂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的大量病史,認為這些疾病是由社會對自我實現的過度要求所引起的自我功能障礙。在她嚴謹的診斷中,瘋狂是一種文化構成的疾病。
作者一方面延續了社會學先驅埃米爾·塗爾幹的研究範式,同時致力於實現跨學科領域的理論創新和突破,為社會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路徑。
【學者評論】
本書內容涵蓋了多個領域、提供了廣闊的視角……這是格林菲爾德的一部非凡巨著,從中獲益最多的會是生物精神病學家、立法者和社區領導者。醫生、行為科學家、未來學家、家長和學者們會發現這本書令人振奮且一針見血。文化精神病學家、民族精神病學研究者和流行精神病學家——那些不太可能獲得全新見解的人——也會發現該書讓他們的認知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了擴展。
——約瑟夫·韋斯特邁耶,《美國精神病學雜志》
這部作品篇幅宏大,內容無懈可擊,立論高遠,方法新穎……是一部傑作。本書將對精神疾病的研究、科學與知識社會學、政治與文化社會學做出嶄新而有趣的貢獻,且提出了許多可以驗證的命題,值得文化與政治社會學家們熱情參與……本書重新繪制了知識版圖,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結論,重新聚焦我們的視野。
——凱倫·A·塞魯洛,《美國社會學期刊》
格林菲爾德提出的心智理論與該領域其他理論最顯著的區別在於,她不是排他性地,而是包容性地將生物學和文化方法結合起來研究心理疾病,因此擴大而非縮小了兩者的研究視野。她承認嚴重的心理疾病與生物學機制有關,但她的分析重點不局限於簡單意義上的大腦,而是將心智視為經驗和學習的產物,同時也是生物學的產物。同樣,她將文化概念應用於精神病學,但並非像蘭恩、福柯和薩茲那樣采用簡化的、純粹社會建構主義的方式,而是致力於促進對心理疾病發生率和表現形式的文化和歷史變體的理解,這些是生物學本身無法解釋的。
——哈羅德·J·布爾施塔因,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