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物或物怪是『非常』(unnormal, unusual)的存在,反映人對未知或不熟悉世界的理解與想像。」--杜正勝 「物怪」是什麼?物怪這一神祕現象以多種面貌現身,無論是被視為自然力量的化身、怨靈的顯現,還是不可思議的變異之物,它們的故事跨越時空,代代流傳。在不同社會、文化的詮釋下,物怪既是恐懼的象徵,也是人類面對未知時的心靈投射。物怪的故事,從古至今,未曾斷過,這些神祕的存在深深嵌入在人們對所處社會、自然環境與宇宙秩序的想像之中。 由中研院院士、歷史學家—杜正勝所撰寫的《物怪故事解:中國亙古流衍的心態》,深入探討中國古代文獻與民間傳說中的神祕「物怪」現象,從會說話的石頭、變成人的狐狸等古老物怪故事,帶領讀者走進中國物怪的世界,由古典時期的「物」概念、物怪的原型與象徵,到歷代對物怪變形與神祕力量的解讀。書中涵蓋「日常生活中的物怪」以及古代君子對物怪的認識與剋制方式,並進一步探討人鬼、狐魅等變形物怪的形象演變。透過對這些物怪故事的剖析,作者揭示物怪傳說或狐怪故事背後隱含的中國人精神世界,對於自然、未知與神祕事物的態度與理解,及潛藏在社會、文化深層中隱隱流動的心態。 《物怪故事解》不僅是一部關於物怪的文化史、心態史的探索,更是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向瞭解中國人心靈世界的窗戶。透過書中所引用的豐富古籍與實例,在作者的帶領和解說下,讀者能更深入理解中國文化、社會,及存在中國人幽微深處的心態。
序 章 生活在物怪世界 第一章 一些基本思考 物怪是什麼? 研究的反思 物、魅古義 第二章 原型:古典物怪 「物」與統治 古典物怪的形象 古之博物君子 日常生活的物怪 剋制物怪的方術 第三章 變怪與變形 從「狗怪」說變怪 中古變形的物怪 人鬼之鬼物 近世狐魅的來歷 第四章 事實乎?寓言乎? 紀實的傳統 氣的玄解 寓意知多少 第五章 尾聲:物怪退場外一章 物怪退出歷史現場 後記 附圖出處
作者簡介 杜正勝(1944-)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1984-2004),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2004-2012),通信研究員(2012.8-)。 早年(1970/80年代)專研中國古代史,著有《周代城邦》(1979)、《編戶齊民》(1990)、《古代社會與國家》(1992)等,以建構中國大歷史解釋。 中年(1990年代)提倡新史學,闡述新社會史,領導探索醫療文化史,提出同心圓理論以為歷史研究與教育之立足點,代表作如《新史學之路》(2004)、《從眉壽到長生》(2005)。 千禧年之初(2000-2008)從政,別有《藝術殿堂內外》(2004)之作。 晚年(2010年代以後)對歷史有新領悟,欲從歷史表層深入內裡,除多篇史學思想與方法之論文外,也有比較通俗之作《中國是怎麼形成的》(2023)。現在正結集論著,以編輯成《再訪古代中國——從表層到內裡》(全五冊,出版中)。 九○年代之後,旁及臺灣研究,出版《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1998)、《臺灣心臺灣魂》(1998)、《古典與現實之間》(1995),學術之外亦曾評論政治、社會與文化,而有《走過關鍵十年1990-2000》(2000)。 另外還有譯作,如美國東方學家Berthold Laufer, Sino-Iranica,《中國與伊朗—古代伊朗與中國之文化交流》(1975)、日本中國古文字學家白川靜《詩經的世界》(1974)。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