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2021年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蔡揚名專書★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遠流共同出版★ ★揭開台灣電影系譜外的黑色江湖★ 從地方戲院經理,到台語片第一小生 從商業類型片賣座導演,到台灣黑幫電影開拓者 一九三九年出生於雲林北港的蔡揚名,養父是經營酒家的流氓,養母是來自淡水的酒家女。跌宕曲折的出身,彷彿預示了充滿戲劇性的從影生涯,亦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 十五歲北上,蔡揚名經歷洗衣店學徒、戲院經理,直到報名演員海選、參加訓練班,以藝名「陽明」,演出《金色夜叉》等逾一百五十部電影,風靡無數粉絲,不只是台語片時期第一位與女明星同酬的男明星,更晉身為第一小生。 後因緣際會轉執導筒,一九七○年代蔡揚名赴港,被邵氏延攬成為簽約導演。香港經驗不長,然愈益磨利了敏銳直覺與精準眼光。返台後,從武俠、警匪、鄉土到寫實,開展出商業類型電影的多元路線;更在與彼時電檢制度的相互角力下,殺出一條社會寫實片的「血路」,執導《大頭仔》「黑幫電影三部曲」等作品,而被稱為「台灣黑電影教父」,並獲得第5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再現傳說中的銀幕風雲 填補彌足珍貴的台灣電影史光譜 本書透過長時間的第一手訪談,爬梳龐雜的影像、圖象與文字史料,深入蔡揚名橫跨數十年的生涯長河,除了記錄他的出身成長、各階段的際遇與抉擇、不同角色的挑戰與養成等等,從這位歷任場記、演員、編劇、導演、策劃與監製的資深影人視角,更可窺見台灣電影一路以來披荊斬棘、土法煉鋼的發展軌跡。 例如劇組以大鋼鍋將白沙灣因冬雨而烏黑潮濕的沙子「炒白」,以營造武俠片中的大漠場景氛圍;團隊遠赴日本拍攝時,透過黑道人脈解決當地街頭拍攝許可問題的關卡;嚴行電影檢查制度的年代,電影人如何突破官方的各種限制等等。 書中還可以窺見諸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影人身影,例如倪匡、邱剛健、吳念真曾是蔡揚名的編劇;袁和平、成龍是他的武術指導;侯孝賢是他的場記;朱延平是他的副導;蔡瀾、吳敦是他的製片……人稱「蔡老大」的蔡揚名亦不忘提攜後進,包括栽培四位日後皆獨當一面的弟子:陳俊良、林鷹、朱延平、楊立國,還有繼承衣缽的三個孩子:蔡政良、蔡岳勳、蔡宓潔。 在史料缺漏、膠卷佚失等現實條件下,本書蒐羅整理諸多電影作品的本事情節,補足歷史細節,更藉以再現當年社會文化背景。書末附錄數篇重要資料:概述影響甚深的電檢制度專文〈與剪刀共舞的台灣黑電影〉、蔡揚名生平大事紀要、電影作品年表等,同時收錄珍貴歷史照片、電影海報、報紙廣告等,富可讀性與歷史價值。 名家推薦 王君琦 ∣ 北藝大電影創作學系副教授 朱延平 ∣ 導演 但唐謨 ∣ 影評人 吳念真 ∣ 導演、編劇、作家 林文淇 ∣ 電影研究者、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侯季然 ∣ 導演、作家 陸小芬 ∣ 演員 楊慶煌 ∣ 演員 蒲 鋒 ∣ 電影研究者 蔡岳勳 ∣ 導演 蔡宓潔 ∣ 導演 蘇致亨 ∣ 作家、台灣電影史研究者 ——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專業好評 林文淇(電影研究者、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是蔡揚名導演的傳記,記錄了他如何從一個北港小孩成為台語片巨星,又因緣際會從幕前走到幕後成為電影導演的經歷。……讀來充滿驚奇與轉折,也從中獲得許多人生啟發。《天涯總有相會時:台灣黑電影教父蔡揚名》也是一本彌足珍貴的台灣電影史。……從蔡揚名導演的演員經歷,可以窺見台語電影產業在那個草創萌發時期,從製作到映演各面向的景況。書中關於蔡揚名導演幾個重要時期執導的武俠片、社會寫實片、黑幫片、鄉土寫實片等,都還是至今少有研究的台灣電影類型。」 蒲鋒(電影研究者): 「不認識蔡導演的作品是無法了解台灣黑幫片的發展脈絡的。……今次有幸讀到卓庭伍君這部蔡導演的專著自是十分欣喜,它結合認真的資料整理和與蔡導演長時期的訪談,對蔡導演的生平和創作提供了詳盡的資料。……閱讀本書敘述蔡導演攝製影片時,要不斷與台灣的審查機制作種種交涉,勞心勞力,常要作出妥協,更免不了被刪剪到支離破碎,失去影片原有的戲劇效果。從他的個人經歷可以看到台灣影業在創作自由受到嚴重限制下所受到的束縛,也就反映到台港兩地電影工業在一九八○—九○年代盛衰的一個關鍵原因。」 蘇致亨(作家、台灣電影史研究者): 「庭伍具有吾輩同行最適合寫蔡揚名的特質。她博士論文研究『黑電影』,勤於翻箱倒櫃找資料,熟稔於『黑電影』最苦惱的審查體制。她自己編導短片,讓這本書並不止於編年片介,更記下蔡揚名在執導每一部電影背後的現實掙扎與解方:無論是改名、選角、帶人,或是雨過天晴後率隊去白沙灣『炒沙』。她更能讓導演樂於作莊,暢談天南地北。因此,我們才得以一窺導演苦澀的北港童年,如何反映在他最具代表的《阿呆》裡面。蔡揚名刻苦不屈,勇於創新,一起拍片就像一家人的團結精神,因為愛電影而永遠年輕的形象,就這樣寫活在《天涯總有相會時》裡面。」
推薦序 五十年的電影傳奇—蔡揚名導演 林文淇 推薦序 折射出跌宕起伏的台灣電影史 蒲鋒 推薦序 與永遠勇健的蔡老大相會 蘇致亨 楔子 《錯誤的第一步》,三十四歲,在紐約 【第一章 北港囝仔的明星夢】 媽祖婆的契囝 如夢幻泡影的處女秀——《紅塵三女郎》 加入演員訓練班 戲院經理的日子 縱身一躍搏機會——《思相枝》《世間人》 【第二章 台語片鼎盛時期第一小生】 與女明星同酬第一人——《金色夜叉》 黃金團隊就是票房保證——《悲情城市》《寶島夜船》《黃昏故鄉》《請君保重》 與辛奇再續前緣——《天災地變彼一夜》《悲戀公路》《求妳原諒》《後街人生》《燒肉粽》 遠赴日、韓的跨國合作——《琉球之戀》《夕陽西下》《密使》 【第三章 文藝愛情大悲劇風靡全台】 神采奕奕的溫柔情人——《難忘街路燈》《愛你到死》 大明星遇上瘋狂粉絲——《女飛俠》《女通緝犯》《海上的男兒》 老天爺賞飯吃的軋戲體質 【第四章 把握機緣轉執導筒】 情義相挺初導戲——《真假金龜婿》 赴港試身手——《方世玉》 邵氏延攬為簽約導演——《警察》《碼頭風雲》 與倪匡、邱剛健、蔡瀾多次共事 歐陽俊的誕生——《雙龍谷》 【第五章 掀起台式武俠片熱潮】 為傳統武俠注入台語片質地——《少林殺戒》《中原鏢局》《龍虎群英》 再現瀟灑狂想的古龍風格——《大地飛鷹》《五花箭神》《情人.看刀》 選角、敘事、宣傳深諳商業電影之道 【第六章 社會寫實類型片的第一步】 一篇浪子回頭的報導——《錯誤的第一步》 「蔡式」暴力美學與電檢的周旋 發掘朱延平的喜劇天分 【第七章 打造台灣黑幫電影版圖】 探索社會邊緣題材——《凌晨六點槍聲》 將女性復仇片推上高峰——《女性的復仇》 「鬼見愁」吳敦擺平東京拍攝關卡 台味敢曝美學始祖——《美人國》 【第八章 電檢制度下的無奈與遺憾】 台產警匪片的新視野——《慧眼識英雄》《痞子英雄》 遭遇電檢處多次禁演與刪減——《衝破黑漩渦》 傳記改編之作胎死腹中——《我綁架了我的學生》 斥資拍攝飛車槍戰難敵大刀——《小妞.大盜.我》 【第九章 結合鄉土題材與社會寫實】 與吳念真合力開拓新電影商業路線 為底層勞工點播的金曲串燒——《在室男》 誰人會當了解做舞女的悲哀——《舞女》 結合青春偶像與鄉土氣息的政宣片——《芳草碧連天》《箭瑛大橋》《孤戀花》 掛名導演提攜後進——《糊塗三劍客》《浪子遊龍》《快樂英雄》《望子成龍》 紅極一時的兒童神怪片幕後推手——《殭屍小子》《新桃太郎》《新阿里巴巴》 【第十章 後電檢時代的嘗試與奔放】 台灣本土黑幫的仇與愁——《大頭仔》 勾勒黑社會底層的續篇——《兄弟珍重》 傾盡情感的三部曲最終章——《阿呆》 銀幕裡遇見最初的自己 後記 遲來的金馬終身成就獎 附錄 與剪刀共舞的台灣黑電影 卓庭伍 附錄 蔡揚名生平大事紀要 附錄 蔡揚名電影作品年表 本書所援引採訪場次列表
作者簡介 蔡揚名 1939年出生,雲林北港人。 曾為戲院經理、場記。1950年代以降,以藝名「陽明」,演出《金色夜叉》、《黃昏故鄉》等逾150部電影,有台語片第一小生之稱。 後轉執導筒,並赴港發展,成為邵氏簽約導演,作品有《方世玉》、《警察》等。 未久回台,以「歐陽俊」為名,依憑敏銳嗅覺與豐富從影經驗,在《少林殺戒》、《大地飛鷹》等武俠片中注入不同質地;結合鄉土題材,藉《在室男》、《舞女》等走出新電影商業路線。 同時更以《錯誤的第一步》開啟社會寫實類型,打造台灣黑幫電影版圖,代表作包括《大頭仔》、《兄弟珍重》與《阿呆》「三部曲」,被稱為「台灣黑電影教父」。 2013年紐約亞洲電影節頒贈終身成就獎;2021年獲第58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卓庭伍 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博士。 專職影像史與文化研究、評論與影視創作。 現為台灣女性影像學會理事兼影展選片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審訂簡介 林文淇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比較文學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學士班、英文系合聘教授與台灣電影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放映週報》總編輯。 著有《華語電影中的國家寓言與國族認同》、《我和電影一國:林文淇電影評論集》;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與《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