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擁有著古老、璀璨的歷史和文明,也是一片時常被戰火和紛爭阻隔的神秘土地。
在山呼海嘯般的歷史進程中,在政治、文化、習俗的高壓背後,一個個具體的人如何在夾縫中維系日常生活?他們的人生如何被時代左右?他們如何看待那些改寫歷史和命運的重大事件?
在性別極度不平等的國度,女人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她們的人生多大程度上受制於性別?她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存現狀?
帶著諸多好奇和疑惑,作者姚璐用四年時間(2016—2020),克服各種困難,獨自前往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伊朗、土耳其、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埃及、伊拉克、敘利亞、沙特。同時她以女性身份的便利,以“沙發客”這種獨特的旅行方式,深入31個陌生的中東家庭內部,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尤其難得的是她得以與當地的許多女性密切地相處、交流。
經過四年紮實的旅行和深度的觀察,作者用這本《看不見的中東》,為我們揭開一個新聞之下長期被硝煙和紗袍遮掩著的更為鮮活、豐富的中東世界,以及這個動蕩、神秘的世界里個體的命運、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和女性的生存狀態。
作者姚璐也是一名攝影師,書中配有70多幅高質量的紀實與風光攝影作品,與文字互為補充、交相輝映。
......
◎ 編輯推薦
★ 日常生活視角,更為真實、豐富的中東。不同於聚焦中東的政治、戰爭、難民等新聞熱點,本書作者更關注長期被硝煙和紗袍遮掩的普通中東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她住進一個個中東人家里,深度參與中東人民的日常生活——參加家庭聚會、婚禮,在伊拉克過開齋節,在敘利亞看足球賽,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里露營,等等,呈現出一個更內部,因而也更為鮮活、豐富的中東世界。
★ 女性視角下的中東,女性視角下的中東女性群體。涉足中東高風險地區的遊客幾乎都是男性,但受制於中東的宗教、文化和習俗,男性很難深入當地人家庭,幾乎無法與當地女性相處並深入訪談。作者作為極具親和力的女性,用“沙發客”的方式住進中東家庭,非常罕見而難得地展現了女性視角下的中東和中東的女性群體,關注中東女性的受教育權、工作權、家庭暴力等問題,既揭開了一層頗有些神秘的面紗,也呈現了跟我們既不同也有幾分相似的生活和內心。
★ “高難度旅行”與深度的解析和思考。近年以遊客身份走遍中東的人極少,尤其是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四年間,受制於戰爭,受制於糟糕的鄰國關系和簽證互斥政策,作者不得不根據局勢頻繁調整計劃。本書記錄了作者旅行過程中種種意想不到的問題,也通過一個個真實、生動的故事,對中東的歷史、戰爭、女性等問題做出了深入解析和思考。
★ 高質量的風光和紀實攝影作品。作者也是一位知名風光和人文攝影師,書中配有70多幅高質量的紀實與風光攝影作品,與文字互為補充、交相輝映。
......
◎ 評論
姚璐撞進了中東,“中東”便不再是一個宏大、模糊的概念。
她看見一個一個迥然不同的個體,一個一個鮮活生動的生命。因為相似的經歷,讀她的文字,我常常會笑,完全明白她在說什麽,但她有時比我靠得更近。我們介入中東的初衷不同,她的動機是對性別議題的探究。不過殊途同歸,一個女孩子走過世界才認識自己。
——周軼君 [資深國際記者,《走出中東》《中東死生門》作者]
......
這是一本讀來令人感動的書,對我個人來說,也是等待已久——終於能有中國人也可以寫出這樣的作品來了!
一個中國姑娘,通過“沙發客”的方式進入多個中東國家的普通家庭。她不只是旅行,更是去生活和感受。她以既細膩又開闊的筆觸,尤其是通過她深度了解的不同中東女性的視角,把歷史與現實、政治與家庭、掙紮與希望、生活與夢想……生動地呈現給了我們。這是一般的閱讀無法得到的知識與感受。我曾讀過多種西方女性作家、人類學家的類似作品,雖然也是很好的閱讀體驗,但總感覺缺了點什麽。姚璐的這本《看不見的中東》彌補了那種缺憾,也就是,她是帶著中國人的視角,用比較講究的文筆來寫作,這種觀察和記錄,是真正對中國讀者友好的作品。
——昝濤[北京大學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中東研究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