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通序 導讀 前言 圖表目次 導論 八思巴和蒙古滅亡 復興時期的歷史代表人物 薩迦典範和本書 以「文藝復興」做為一種比喻 第一章 中世紀初期的印度與密教概論 中世紀時期印度政治社會概況 佛教的經歷和制度化的密教 位於社會邊緣的成就者 密續文獻和儀軌 那洛巴傳奇──入境隨俗的大班智達 畢如巴傳──醜陋先生進城了 傳記、傳承和傳播 結論──新興的印度儀軌 第二章 王朝的覆滅與昏暗的道路 帝國末日的善意 四分五裂──於黑暗中潰逃,在陵墓中有光 顛簸的宗教之路 十至十一世紀的氏族 結論──西藏命運的改變 第三章 東部戒律僧侶的改革與復興 前往西藏東北地區求法 將佛陀的教法傳回中央西藏 世界屋脊上的衝突 西藏西部與噶當派 歷史是勝出的偉大思想和完善的組織 結論──帝國陰影下的傳統 第四章 新的特權階級──譯師 咒師和重新翻譯的動機 跨喜瑪拉雅山的加冕 熱譯師.多吉札的奇異人生 密教的法術競賽 神祕的馬爾巴大師 灰色文本、新譯疑偽經和薩瑪.確吉傑波 新保守主義正統思想的誕生 知識的崇拜和文化 結論──如同普羅米修斯一般的譯師 第五章 卓彌──中央西藏譯師們的老前輩 遊牧出身的譯師 旅印時期的卓彌 返回西藏 印度代表團──嘉耶達羅和其他班智達們 卓彌的工作成果和《道果根本頌》的起源 《道果根本頌》的內容 道果附屬八法 卓彌的其他譯作 結論──不完美的文學天才 第六章 伏藏、帝國傳統和大圓滿 埋藏於帝國瓦礫中的寶藏 諸神護佑的帝國亡魂 十一至十二世紀的伏藏 請給我古時候的宗教 另類的知識信仰──本覺 結論──將傾覆之帝國視為永恆之寶藏 第七章 十一世紀末──從密教傳承到氏族廟宇 小黑阿闍黎──帕丹巴和他的希解派 通俗的表達方式和傳法的熱情 十一世紀末的知識全盛時期 卓彌的遺產和下一個世代 昆氏族的神話和家族傳承的薩迦寺 結論──繼譯師之後的全新階段 第八章 十二世紀初──自信的西藏佛教 噶當派的知識團體 時輪時代的來臨 岡波巴及噶舉派的全盛時期 一展長才的瑪紀瑜伽女──斷境法及薩瑪道果法 薩千.貢噶寧波──薩迦寺的危機與存續 跋里譯師和不可或缺的儀軌 薩千和十一個註釋本 薩千其他的文學遺產 畢如巴示現和昆氏近傳 結論──重塑宗教的藏人 第九章 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道德危機、國際聲譽以及體制的成熟 十二世紀末的衝突和狂者 噶舉派的傳法活動和西夏人 薩千的弟子、兒子以及傳承的延續 延續昆氏法脈的索南孜摩 札巴堅贊和薩迦道場 夢境、示現和圓寂 相得益彰的文人兄弟以及道果法的本土化 釐清密法以及註疏體系的整合 佛教的背景和薩迦早期的教學作品 結論──佛教信仰的可靠資料 第十章 結論和後記──氏族結構、晚期密續佛教及新保守主義的勝利 名詞解釋 略符表 參考書目 索引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