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道德手冊 談話錄 前言 我們能力之內和能力之外的事物 一個人如何在各種場合中保持本性? 神為凡人之父,根據這一點我們應該怎麼做? 論進步 論親情 論滿足 不要對犯錯的人生氣 理性如何思考自身? 論先天認知 如何克服逆境?(上) 如何克服逆境?(下) 表像以多少種方式出現?我們應該做何準備以應對它們? 不應該對人們生氣;對於人而言,什麼是小事,什麼是大事? 論堅定 自信與謹慎不衝突 論安寧 心大與小心如何共存? 論無關緊要 善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連人的使命都不能完成,卻要承擔哲學家的使命 論焦慮 論友愛 一個想取得進步的人必須從事的領域;我們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 一個好人要處理的材料是什麼?我們最應該在哪個方面訓練自己? 我們應該如何忍受疾病 什麼是孤獨?哪種人是孤獨的人? 論社交 哪些東西應該與哪些東西交換? 致那些一心想要獲得平靜的人 反對那些好鬥又野蠻的人 致那些因被人可憐而苦惱的人 論免於恐懼 致那些匆匆打扮成哲學家模樣的人 致那位變得無恥的人 我們應該鄙視什麼,應該珍視什麼? 論潔淨 論專注 致那些隨意說出自己私事的人 碎片集
愛比克泰德 古希臘哲學家,與塞涅卡、馬可·奧勒留齊名的斯多葛學派代表人物。童年時被賣到羅馬為奴,後師從斯多葛派哲學家魯弗斯,獲得自由。在羅馬,他建立了自己的斯多葛學園。後來,他被羅馬皇帝放逐到希臘尼科波里斯,以講學終其一生。和蘇格拉底一樣,愛比克泰德並未寫下任何文字。他的學生阿里安記錄下他的言論,從而讓他的思想得以流傳至今。從皇帝到士兵,從文學家、哲學家到商業大亨,人人都能從愛比克泰德的文字中找到指引、慰藉和力量。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