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书】短波時代【收錄中央廣播電臺珍貴聲音檔案】
|
|
|
|
|
|
|
|
|
ISBN |
E9786267440513 |
定价 |
NT301 |
售价 |
RM46.66 |
作者 |
林欣誼|周馥儀
|
出版社 |
鏡萬象
|
出版日期 |
2024-11-28 |
库存量 |
有库存 此商品为电子书,订单确认收到后将发送兑换码至电子信箱。 |
|
电子书试读
本书为流动版面EPUB格式,适合用 mooInk、手机、平板及电脑阅读(无法在其他阅读器上阅读),不能下载及打印。需登录第三方网站readmoo.com兑换及阅读。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這裡是臺灣之音!
This is Radio Taiwan International
走過百年政權更迭、媒體管制,與傳播科技的演化
不變的是透過電波傳遞自由訊息的初心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二十年,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原先該是訊息快速流通,更能邁向同步的世界,卻在許多地域築起了難以跨越的數位管控高牆。此時,似乎式微的空中電波重新以超越阻隔的遠距傳播能力,成為傳播自由訊息的重要媒介。而即將邁向創臺百年的中央廣播電臺(Rti),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央廣的故事彷彿台灣歷史的縮影:殖民時期草創的硬體設備,在二戰與冷戰時期執行著不同當權者的任務,當國家邁向自由開放後,建立起自我風格與主體性,並透過與世界的交流,成為民主自由陣營中不可或缺的聲音。
歷經戰爭與遷徙,族群融合與民主轉型,如今的央廣已成為國家對外重要的多語公共媒體,在跨越空間限制的陪伴下,有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忠實聽友:如莫斯科聽友成為鄧麗君的粉絲;墨西哥偏鄉的小女孩發現家中的果樹就是節目介紹的龍眼樹。而央廣每年總會收到數量驚人的來信與收聽報告,甚至有熱情聽友從數千百公里外前來參與各地舉辦的聽友會活動。
在媒體形式的不斷創新之下,廣播牽起的緣分卻綿長不斷,本書細數了中央廣播電臺邁向百年的歷程,更從主持人、聽友的角度講述廣播與人的連結,以及百年來透過空中交會所產生的真摯情感。
這是數位鐵幕的時代
卻也是短波廣播突破藩籬、迎來復興的時代
近百年來,央廣從「自由中國之聲」到「臺灣之音」、從神祕機構到公共媒體,央廣的歷史,就是台灣向世界發聲的歷史。這本書是央廣獻給臺灣和世界的禮物。
——Rti 央廣董事長·賴秀如
本書特色
★ 百年來台灣廣播史,也是台灣戰後歷史的縮影
★ 世界、亞洲、台灣歷史角度來看人與廣播的關係
★ 在言論箝制的年代,看傳統技術如何突破資訊管控的高牆
★ 特別收錄中央廣播電台珍貴錄音檔案
作者簡介
林欣誼
曾任報社文化記者,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著有《老雜時代:看見台灣老雜貨店的人情、風土與物產》,合著有《水水蘭陽 百年電火》、《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等書,曾獲Openbook美好生活書獎。
周馥儀
台灣史研究者,關注民主深化。政大台文所兼任助理教授。以《戒嚴時期黨國控制下台灣民營廣播之興衰(1952-1987)》取得台大歷史所博士,持續進行央廣、地下電台等廣播史研究。曾任賴和基金會執行長、彰化縣文化局長、文化部任職。合著有《買來的政權:台灣選舉文化觀察》。 目錄列表:目 錄 序 一座島嶼,一個電台,和全世界交朋友的故事 ──中央廣播電臺董事長 賴秀如 序 章 來自島嶼的巨大聲響 第一章 跨越世紀縫隙的臺灣之音 第二章 他們來自天涯海角 第三章 曾經,留存在廣播史的另一種聲音 第四章 以短波連接地球各個角落 第五章 日常的情緣與災難中的微光 第六章 讓台灣的你聽到自己的鄉音 第七章 數位極權時代,聲音還是自由的 尾聲 廣播的共感時代 附錄 央廣大事年表 版權頁
|
|
|
|
|
|
|
|
|
|
|
|
購買電子書注意事項:
1. 此電子書閱讀服務配套由台灣「Readmoo讀墨電子書」提供。
2. 電子書為虛擬商品,無實體物品,格式為流動版面EPUB,適合用 mooInk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3. 訂單確認交易成功後,將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書兌換碼」,您亦可於城邦閱讀花園網路書店「會員專區」查詢。
4. 憑電子書兌換碼可於「Readmoo讀墨電子書」兌換該本電子書。請前往「Readmoo讀墨電子書」專屬頁面,註冊成為會員并依循頁面顯示的流程進行兌換。
兌換網址:https://readmoo.com/redeem
5. 電子書兌換碼不限本人使用,惟僅限使用一次,並僅適用於 「Readmoo讀墨電子書」。
6. 購買后不得辦理退貨,也無法退費。
7. 更多電子書相關資訊及常見問題請參考客服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