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怪、力、亂、神。”盡管至聖先師孔子這樣教導過,神鬼志異故事卻一直綿延在中國文化的長河中,牛郎織女、梁祝、白娘子、西遊記、封神榜、聊齋等神話傳說代代流傳,神仙鬼怪也進入詩歌、戲曲、文人筆記等體裁中成為一類固定的題材。
這些神怪故事到底為何具有如此強大 的生命力?文化學者張一南老師給出的回答是:因為中國人將自己的現實人生融入了其中,並寄予了一代代人的人生智慧和隱秘夢想。作者將其深厚的古典文學功底,與人類學、心理學、歷史學視角相融匯,對中國古典神怪文學進行了全新而大膽的解讀,帶領讀者讀懂中式魔幻現實主義中深藏的心靈世界。
“敬鬼神而遠之”是一種崇高的理性精神,但在世俗的文化、文學世界里,鬼神不只被敬畏,也難以遠之。《中國人的神神鬼鬼》通過經典作品中鬼神形象的舉例解析,力圖揭示一個民族最深的恐懼、最熱切的渴望以及相應的生活方式、表達習慣,讓我們明白了鬼神的故事就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劉勇強
如果你喜歡聽鬼故事,不妨看看張一南老師這本《中國人的神神鬼鬼》。牛郎織女是個浪漫愛情故事還是恐怖故事?李賀筆下的仙境和鬼域有何隱喻?《聊齋》里的嬰寧真的是傻白甜麽?張老師這本書帶來新奇的視角,她像嘮家常似的帶讀者深入理解鬼故事背後的民族心理、文化內涵。張老師的文風活潑風趣,常常令人捧腹大笑,笑完還能回味。這種“輕學術”寫作需要舉重若輕的功力,正是這份功力,讓這本詼諧有趣的書通往深沈。
——微博知名博主、作家雲姑
中國人由古至今,對神鬼愛敬憎惡之情具備。“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者,歸也。”神鬼的世界既是想象中的歸宿,又是真實人間的鏡像。張一南大作《中國人的神神鬼鬼》,憑借淵深的知識儲備,深入淺出的文學技法,充當了古代巫師、靈媒的角色,為讀者溝通神鬼與人間亦真亦幻的兩重境域,撥雲見日,直抵千百年來深邃人心。
——文史類作家 戴波
張一南老師的新書《中國人的神神鬼鬼》,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鬼”觀念為切入點,揭示了中國人文化心理深處的信仰、恐懼、欲望和特有的價值觀。這種視角既獨特又豐富。
獨特之處在於:一南老師不僅能從故事文本出發,更能從文本之外的心理學、人類學等角度出發,揭示了“神鬼”不僅僅是宗教或迷信,更是社會倫理、歷史記憶和集體無意識的體現,全書一直在回答中國人如何看待生死、愛情、家庭、以及自身的精神需求。
豐富之處在於:這本書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從志怪小說到長篇神魔小說,從上古神話到民間故事,甚至還有李白、李賀等吟詠神仙鬼怪的詩章,舉凡中國傳統的神話傳說、民間信仰、宗教儀式無不涉獵。並且下探當代社會的實際案例,雖然博涉多方,卻不像獺祭魚似的簡單臚列,而是將這些文獻熔為一爐,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進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索。
另外,本書語言流暢,隨處可見“接地氣”的表達,輕松有趣的風格,讓青年讀者十分悅納,使得這本書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表達。
——作家、《西遊記》校注 李天飛
【編輯推薦】
★ 盤活古典神怪文學中深藏的人生智慧,讀懂中式魔幻現實主義
“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祝、許仙與白娘子竟然對應著中國“士農工商”四大階層?
詩仙李白的詩中所寫的神仙也像凡人一樣渺小無奈?
《封神演義》原來是一個王朝末日的寫實描繪?
《聊齋》里的“傻丫頭”嬰寧真的傻嗎?
★ 融合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等視角,對古典神話傳說進行全新大膽的文本詮釋,帶來醍醐灌頂的閱讀體驗
織女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孩?——牛郎和織女的原型,就是普通農民家庭本分勤快的孩子,但對於放牛種田的農家男孩子來說,她就是他的仙女。
白娘子竟然有可能是小老婆?——許仙的商人身份往往不為人所注意,而商人這一群體經常需要在兩地之間往來穿梭,於是漸漸演變出一種叫作“兩頭大” 的婚姻形式。
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竟然是同一個人?——真實的取經路上,始終只有玄奘一人,而《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和豬八戒,可以理解為唐僧的內心幻化成的一體兩面,孫悟空代表唐僧向上的精神,豬八戒代表唐僧沈重的肉身。
《聊齋志異》中的嬰寧為什麽不笑了?——愛笑的女孩兒是讓人快樂的,也說明她所身處的環境令她感到安全。而嬰寧再也不笑了,是因為她對這個世界失望了。這個世界辜負了這個愛笑的美好女孩。
★ 文化學者張一南最新力作,以一貫的機智幽默,洞察文學中的世態人情
★ 20余幅古畫彩插,帶來精彩視覺體驗,直觀感受中國神鬼傳說的浪漫與想象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