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動物在「說話」:從狼的「方言」、取「名字」的海豚,到鸚鵡的語意理解……由演化適應到動物行為學,傾聽「話中有話」的動物,揭開物種溝通的奧祕
|
|
Why Animals Talk: The New Science of Animal Communication |
|
|
|
|
|
|
|
|
ISBN |
9786263155602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优惠价 |
RM64.50 *
|
作者 |
艾列克.克申鮑姆
|
译者 |
王惟芬 |
出版社 |
臉譜
|
出版日期 |
2024-12-0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16 页. 14.8.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8.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人類先祖何時開始說「人類語」?
動物之間會說「動物話」嗎?
我們有沒有可能跨越物種藩籬,與不同動物展開「交談」?
林大利(本書審訂者)/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嚴宏洋/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特聘講座教授
——推薦
▍「人類真的是地球上唯一擁有語言的動物嗎?」
在交通噪音成為生活中沒完沒了的惱人背景音之前,地球上充滿動物聲響──蟲鳴、鳥叫、野獸咆哮。
早從史前時代起,人類就想搞懂自己所聽到這些動物聲音中的意思;也難怪放眼全世界,
幾乎所有文化都有說話的動物相關的想像故事。有賴於20世紀動物行為學的發展,
今天我們突破了這些故事的框架,轉而以演化的脈絡思考動物行為,以及動物用什麼方式、又是為了什麼而相互溝通、形成社會。
本書作者艾列克.克申鮑姆是英國劍橋大學的動物學家,逾十年職涯以研究「動物如何透過聲音溝通」為發展重心——
|
|
|
|
|
|
|
|
|
|
|
|
|
|
|
目錄
引言 大家都在講話⋯⋯但沒有半個字說出口
第一章 狼 家族、友誼與衝突
第二章 海豚 聰明又愛聊天
第三章 鸚鵡 模仿或創造?
第四章 蹄兔 小小的腦,唱出複雜的歌曲
第五章 長臂猿 透露人類起源的一條線索?
第六章 黑猩猩 最像人類的動物
第七章 人類(讀者你) 我們的語言
結論 倘若人可以跟動物交談的話......
謝誌
註釋及延伸閱讀
圖片出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艾列克.克申鮑姆Arik Kershenbaum 研究動物溝通的前鋒學者,超過十年以來一直在歐洲、北美、中東和東南亞等地的荒野,致力研究動物以聲音交流的方式。於劍橋大學格頓學院(Girton College)擔任講師、研究員,曾發表三十多篇學術出版品,著有《銀河系動物學家指南》(The Zoologist’s Guide to the Galaxy,暫譯)一書,已售出十一國語文版權,並獲選《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2020年度最佳圖書。
譯者簡介
王惟芬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系、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科技醫療史碩士。過去在巴黎半工半讀,一邊於索邦法式文明課程修習法文,一邊翻譯寫作,偶爾還兼中文家教。曾經謀生處:中研院動物所與生物多樣性中心、葉子咖啡店、總統府、臺大海洋所與臺大醫學院。譯著以科普、科學史、藝術史、環境科學及傳記文學為主。Email:weifen.wang@gmail.com。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