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耶穌基督創立教會,從當年的十二位門徒發展至今,全球已約有23億的追隨者。然而,兩千多年來的教會歷史中,基督徒的面貌千變萬化。本書闡述奠定基督信仰的古代期歷史,內容涵蓋教會在最初的六百年中,與羅馬帝國的關係和發展。作者從教會的誕生、羅馬帝國概論、基督徒所受的迫害與教難談起,乃至異端、分裂與護教學的發展,及至《米蘭詔書》的頒布與延伸,後續尚有教父與修道生活的建立,以及蠻族的入侵等,充分展現出教會在最初六世紀的艱鉅與風貌。
誠然,在教會初創階段,基督宗教面對的是一個已高度發展及建構結實的文化—羅馬帝國的文明。在與其互動中,這奠基的過程,教會的內外在生活均得以發揮得淋漓盡致及出類拔萃。本書分由兩階段介紹這段古代期歷史,以313年《米蘭詔書》的頒布作為分水嶺,政教關係在此轉捩點中,對於教會自由所產生的影響,深值玩味與省思。
ix 推薦序(夏其龍神父) x 自序 xii 凡例、中外名詞對照與文獻縮寫 卷一:基督徒古代期第一階段 33~313年 2 第一章 歷史是什麼 2 一、歷史是什麼 2 二、為何要研讀歷史? 5 三、研讀歷史最基本要求 8 四、教會歷史是什麼? 10 五、總結 13 第二章 教會歷史的任務、方法及編年分類 18 第三章 羅馬帝國的概論 18 一、羅馬帝國版圖 20 二、羅馬帝國的交通---道路網絡和海路航行 24 三、羅馬公民的資格 25 四、語言 28 五、羅馬帝國內的主要宗教 31 六、社會情況:羅馬的奴隸制度 33 七、羅馬帝國的擴展與基督宗教發展的關係 35 第四章 教會的誕生 35 一、耶路撒冷的教會(33~36年) 38 二、教會擴展到巴勒斯坦(36~42年) 40 三、掃祿(Saul,即保祿Paul)初次出外傳教(43~49年) 42 四、耶路撒冷宗徒會議(約50年) 42 五、保祿第二次及第三次向外傳教(50~57年) 44 六、保祿前往羅馬(59~62年) 45 七、「耶穌基督」這名字何時傳到帝國首都羅馬? 48 八、伯多祿和保祿在何時和何處殉道? 53 九、初期教會的職務及主日 53 十、總結與反省 56 第五章 帝國的迫害與教難 56 一、來自羅馬皇帝的迫害與教難 75 二、對基督徒的言、文攻擊 80 第六章 護教 83 一、戴都良(Tertullian)的生平簡述 84 二、戴都良的護教書(Apology) 90 三、基督徒不合適作軍人 90 四、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 93 五、奧利振(Origen)的反駁 94 六、護教中之四十年寬容 97 第七章 教難再起 97 一、西烏斯皇帝對基督徒的迫害 101 二、瓦勒良皇帝對基督徒的迫害 103 三、聖西彼廉的殉道實錄 105 四、四十年(260~300年)教會獲得喘息及進展 108 第八章 最後的教難結束和反思 108 一、最後的教難 114 二、《米蘭詔書》(Edict of Milan) 115 三、教難與殉道的反思 122 第九章 君士坦丁:第一位基督徒皇帝 122 一、簡要歷史背景 124 二、《米蘭詔書》之延伸 127 三、破舊立新(Novator turbatorque priscarum legum) 131 四、亞略異端(Arianism) 148 五、多納圖派的分裂(Donatist Schism) 160 六、君士坦丁的洗禮及捐贈 167 七、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 170 第十章 最初三世紀的教會遺產 170 一、宗徒們存活的聲音---聖經及宗徒教父 174 二、人非生來即基督徒,卻是被改造成為基督徒 180 三、逐漸深化的信仰奧蹟 186 第十一章 最初三世紀的基督徒禮儀及社會生活 186 一、慕道者的入教過程 188 二、懺悔者的修和禮 189 三、基督徒的聚會(主日感恩祭,Eucharist) 190 四、團體聚會的地方 192 五、墳場---基督徒休息的地方 194 六、在非基督徒的社會中,基督徒如何活出信仰 200 第十二章 最初三個世紀的基督徒團體及組織 200 一、兩個異象 203 二、聖統制內的三個層級 204 三、寡婦的權利 206 四、神恩性的人物(Charismatic leader) 206 五、罪人的團體 207 六、婚姻(marriage)與貞潔(virginity) 卷二:基督徒古代期第二階段 313~604年 210 第十三章 異端與裂教 210 一、異端與裂教之區別 216 二、不同異端介紹 243 第十四章 教父 243 前言:教父具備的四個要素 246 一、聖安博(St. Ambrose,333~397) 256 二、聖奧斯定(St. Augustine of Hippo,354~430) 266 三、聖熱羅尼莫(St. Jerome,345~419) 270 四、聖額我略一世(St. Gregory I,d.604) 284 五、聖亞大納削(St. Athanasius,295~373) 290 六、聖金口若望(St. John Chrysostom,344~407) 297 七、聖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330~379) 304 八、納齊盎的聖額我略(St. Gregory of Nazianzus,329~390) 308 第十五章 修道生活 308 前言 312 一、聖安東尼(St. Anthony the Great,約251~356) 316 二、聖柏高米烏斯(St. Pachomius,292~348) 318 三、若翰嘉斯安(John Cassian,360~435) 320 四、聖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330~379) 320 五、聖熱羅尼莫(St.Jerome,340~420) 320 六、聖奧斯定(St. Augustine,354~430) 321 七、聖本篤(St. Benedict of Nursia,480~547) 331 第十六章 蠻族的入侵、入侵的蠻族 331 一、甚麼是蠻族? 334 二、入侵蠻族的種類 343 三、蠻族入侵與佔領時,主教扮演什麼角色? 346 四、羅馬主教奠定了「教宗職權」 349 五、西羅馬帝國陷落後帶來的後果 353 六、西羅馬帝國淪陷的因由 356 第十七章 基督徒古代期的總結 356 一、教會是來自天主,且具有神性的本質 358 二、破舊立新的新興教會 361 三、基督宗教的獨特性及自身存在的合理依據 362 四、教會與羅馬帝國之關係 363 五、教會作為文明的載體和文化的橋樑 365 六、基督宗教在羅馬帝國脫穎而出的因由
出生於香港。羅馬額我略大學教會歷史碩士畢業。現任教於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教會歷史;並任香港將軍澳聖安德肋堂的主任司鐸。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