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的方法論著作,是進行重大項目研究與寫作的指南書。其主要內容是在反思與探討近百年的佛學研究基礎上,尤其是“理性”的精神到“還原”的方法,要注重佛教的內在“價值”與佛教徒的“詮釋”。 本書提倡“觀念史與社會史”,主要是關切佛教作為宗教,具有思想觀念與社會實踐的一定內在統一性與實踐主體的差異性;以觀念統攝社會生活,在組織制度和生活實踐中體現佛教的觀念。 其意義有二:一、彰顯佛教的宗教性,即佛教的觀念具有的內在實踐維度;二、彰顯僧眾生活的內在統一性,體現神聖與世俗的矛盾與統一。 本書將佛教觀念史與社會史的研究方法,放在宗教社會學、全球文明史、空間史、中國佛教史等領域中,突顯出該研究方法的方法論背景與佛教的自身脈絡。
總序 緒論 佛教研究方法論與“佛教中國化”的學術話語 第一節 佛教研究的對象、態度與方法 第二節 “佛教中國化”的學術話語建構 第一章 經典、觀念、生活:佛教觀念史研究的三大要素 第一節 從“教理行果”到經典、觀念、生活 第二節 西方史學視域下的佛教觀念史 第三節 真理、神聖與歷史:佛教觀念史的三大維度 結語 佛教觀念史的要素與維度 第二章 生活、主體、內在:佛教社會史研究的三種轉向 第一節 佛教社會史研究的“生活轉向” 第二節 佛教社會史研究的“主體轉向” 第三節 佛教社會史研究的“內在轉向” 結語 佛教觀念史與社會史的方法論意義 第三章 此世化、空間化、禮儀化 漢傳佛教信仰的價值與表達 第一節 漢傳佛教信仰價值的此世化 第二節 漢傳佛教信仰對象的空間化 第三節 漢傳佛教信仰表達的禮儀化 結語 漢傳佛教信仰價值與表達的“中國化” 第四章 三教視野下的漢傳佛教觀念整合 第一節 儒佛道關係視野下的觀念整合 第二節 中古僧眾“師弟之道”和孝道觀念的“互釋” 第三節 五戒與五常的觀念:中古儒佛道的倫理詮釋 結語 繼承、闡釋、創新:漢傳佛教“觀念整合”的問題與方法 第五章 “禮"視野下的漢傳佛教制度適應與生活融合 第一節 僧尊俗卑與僧俗平等:印度佛教的僧俗倫理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禮釋戒”的“格戒”現象 第三節 隋唐“沙門致敬王者”的論爭以《維摩詰經》為中心 第四節 從“不事生產”到“不作不食”農耕生活與佛教戒律 結語 制度適應與生活融合的不同維度 結論 觀念史與社會史視域下的佛教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聖凱,1972年生,浙江省蒼南縣人,南京大學哲學博士。世界佛教論壇多次由聖凱教授團隊執行。現為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執行副所長、日本大谷大學特別研究員,普陀山佛學院研究生導師、廣東尼眾佛學院研究生導師,並兼任《佛學研究》執行主編、《真如叢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主編、《寶慶叢書》(宗教文化出版社)副主編、《真如因明叢書》(中華書局)副主編、《禪學研究》編委。出版成果有《中國漢傳佛教禮儀》《善導大師的懺悔思想與禮贊儀》《喜怒哀樂——佛教情緒觀》《四大淨土比較研究》《中國佛教懺法研究》《無悔人生——佛教懺悔觀》《攝論學派研究》《晉唐彌陀淨土的思想與信仰》《禪心無語》(散文集)《中國佛教通史》(第三卷)及其他卷的部分章節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