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ISBN |
9786260131098 |
定价 |
NT360 |
售价 |
RM56.30 |
优惠价 |
RM50.11 *
|
作者 |
劉懿璇 Eve Liu
|
出版社 |
劉懿璇
|
出版日期 |
2024-10-25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44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為什麼你的生涯規劃需要「找到藍海」?
路徑依賴無法再帶來成功。在 AI 衝擊下的新時代,唯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藍海,才能真正脫穎而出。本書揭示了如何突破常規,在迷茫焦慮中,找到突破口,開闢屬於自己的新賽道。
◆ 個人經驗與成長故事
透過個人成長歷程,作者分享她如何在學測失利、疫情找工難等多重危機中一步步找到自己的藍海,揭示了她在不同階段的思考與行動方式,幫助讀者理解並應對自身成長危機。
◆ 給Z世代的9個錦囊
同身為Z世代,作者總結了她的經驗與心得,提出九個錦囊,涵蓋自我提升、理財與生活管理、創新與適應等領域,幫助Z世代年輕人建構屬於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 讀者專屬討論群
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加入《Z世代》讀書會討論群,與其他讀者共同成長,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周梓城 Angus Chow(香港大學生義務教育組織「星說」創辦人)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周梓城
自序
▍Part 1 我追尋的藍海人生
◆ 多元成長背景,如何為我根植「藍海戰略」思維?
培養差異化思維與價值/父母的教育告訴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
主動改變局勢的習慣/跨越舒適圈,從台灣到上海的成長歷程
養成獨立思考/從刻板印象到文化反思
形塑成長型思維與創新能力/第三文化小孩的特質與收穫
提升認知層面/參與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
◆ 我如何從學測輸家,到大學黑馬?
學測失利危機/機會不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是勇敢的人
參與大學創業營/選擇新興的專業,解鎖不可思議的國際機遇
從學測輸家到大學贏家/生涯探索的藍海戰略
冒牌者症候群危機/原來認定自己不夠好的,只是我自己
重建自我定位/克服冒牌者症候群
在美國當交換學生/從懷疑自己到超強內核
◆ 我如何從畢業即失業中逆襲,進入新加坡高薪管顧業?
畢業即失業危機/曾經飛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慘
跌倒了又怎樣,再爬起來就可以/你是自己的自證預言
重新展翅飛翔/在法國留學拓展的人生價值觀
大學時從未聽過管顧業的我,如何從創業系進入管顧業?/職涯規劃的藍海戰略
申請全球頂尖商學院前的注意事項/與自己獨處對話的重要性
如何收穫全球Top 3商學院offer/從全軍覆沒到100%的申請成功率
◆ 如何從職場小白,到成為核心人物?
新鮮人入職場適應危機/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從職場輸家到贏家,我只花了三個月/80/20法則如何幫我提升職場工作效率及影響力
跳脫職場單一評價體系/開拓成就感來源,增加職場自信心
與不同職業鏈接/親眼目睹作家生活
嘗試新工作也是一種人生投資/如果想擁有從未有過的人生,就要做從未做過的事情
◆ 如何擺脫窮忙,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模式?
職業初期迷茫危機/從外資管理顧問公司離職
如何從第一份工作的反饋中修正自己的道路/逐漸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
網路時代,得以實現從「窮忙」到「提早退休」/底層邏輯:獲取自己的生產資料
為什麼開始寫作?/開始累積自己的生產資料
AI時代下,「職涯規劃」的藍海戰略/做好「人人都將是創業者」的準備
▍Part 2 給Z世代生涯規劃的九個錦囊
一、獨立思考:為什麼你應該獨立生活一段時間/獨立生活培養獨立思考
二、創業思維:成為能給他人創造更高價值的人/獲利的核心在於解決未被滿足的用戶需求
三、經濟獨立:一年內存下人生第一桶金/讓我二十五歲開始嘗試數位遊牧的底氣
四、接受多元價值觀:你的內耗可能換個地方的價值觀根本不是事/人生沒有唯一解
五、極簡生活,幸福人生/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六、相信自己:命運在於選擇/不管遇到多大的危機,你依然擁有掌握自己命運的權利
七、專注自己:如何聰明地使用社群媒體/時間是當今最重要的資產
八、保持樂觀:為什麼人生不能躺平/我如何看躺平主義
九、長期主義:放寬時間維度,一切都有解方/無比浮躁的社會氛圍中,Z世代最需要學習的特質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劉懿璇 Eve Liu
Z世代;從小輾轉於兩岸成為「第三文化小孩」;曾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訪問學者;香港浸會大學畢業後赴全球頂尖商學院 INSEAD 攻讀管理學碩士。畢業後在新加坡醫療領域的管理顧問公司擔任商業分析師。現以全球公民自居,信奉「人生是來體驗的:應在生活的地方工作,而非在工作的地方生活」的理念開啟「遊牧生活」。致力於解構「社會現況」,摸清「底層邏輯」,擬出「最佳策略」。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