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中國哲學史新編》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經典著作。本書以時代思潮為綱,以對每個思潮中湧現出的哲學中心問題的闡釋為要,對中國哲學史做出了全面而深透的研究;綜合歷朝歷代的政治條件、社會環境和文化事件,提煉出一系列具有時代意義和學術高度的獨創性見解,對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在著重探討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對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進行了梳理,呈現出一個高度濃縮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第三冊 緒論 / 3 第一節 “過秦” / 3 第二節 “宣漢” / 7 第二十五章 漢初黃老之學 / 12 第一節 曹參的黃老政治 / 12 第二節 汲黯的黃老政治 / 13 第三節 司馬遷父子的黃老之言 / 14 第二十六章 漢初最大的政論家和哲學家—賈誼 / 21 第一節 陸賈的“逆取順守”的策略 / 21 第二節 賈誼對於秦朝所以滅亡的分析及其對付農民的策略 / 22 第三節 賈誼對於地主階級的忠告 / 24 第四節 賈誼恢復了關於“禮”“法”的爭論 / 25 第五節 賈誼對於鞏固地主階級政權的一些建議 / 27 第六節 賈誼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 31 第二十七章 董仲舒公羊學和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 / 38 第一節 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漢武帝和董仲舒 / 38 第二節 董仲舒和公羊春秋 / 42 第三節 公羊春秋和漢朝的政策 / 44 第四節 董仲舒所講的《春秋》的“微言大義” / 47 第五節 董仲舒的政治綱領 / 49 第六節 董仲舒關於“天”的宗教化思想 / 50 第七節 董仲舒關於氣和陰陽五行的學說 / 52 第八節 董仲舒的神秘主義的天人感應論 / 62 第九節 董仲舒的人性論 / 67 第十節 董仲舒的封建主義的社會和倫理思想 / 70 第十一節 董仲舒的歷史觀 / 77 第十二節 董仲舒的邏輯思想 / 80 第十三節 春秋公羊學和中國社會的兩次大轉變 / 82 第二十八章 《禮記》與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 / 85 第一節 《禮記》其書 / 85 第二節 關於冠禮和婚禮的“義” / 86 第三節 關於喪、祭禮的“義” / 90 第四節 關於孝的理論 / 95 第五節 禮是變動的 / 98 第六節 《樂記》 / 102 第七節 《中庸》 / 106 第八節 《大學》 / 117 第二十九章 董仲舒哲學體系的對立面—淮南王劉安的黃老之學 / 125 第一節 黃老之學與神仙家 / 125 第二節 劉安其人和《淮南子》其書 / 127 第三節 《淮南子》關於“氣”的唯物主義的理論 / 129 第四節 《淮南子》關於天人關係的反目的論的理論 / 135 第五節 《淮南子》中的形、神二元論 / 141 第六節 《淮南子》中反映論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思想 / 145 第七節 《淮南子》的人性論 / 148 第八節 《淮南子》中主張“變”的社會、政治思想 / 150 第三十章 《鹽鐵論》與“義利之辨” / 157 第一節 地主階級打擊商人的鬥爭 / 157 第二節 《鹽鐵論》的主要內容 / 162 第三節 “義利之辨” / 168 第四節 鹽鐵會議與《大學》 / 170 第三十一章 緯書中的世界圖式 / 172 第一節 讖緯的社會根源 / 172 第二節 《易緯》的宇宙形成論 / 174 第三節 《洛書》 / 178 第四節 “太一” / 180 第五節 八卦方位 / 181 第六節 “卦氣” / 183 第七節 緯書的世界圖式與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比較 / 188 第三十二章 古文經學的興起及其哲學家—劉歆、揚雄、桓譚 / 191 第一節 什麼是古文經學 / 191 第二節 石渠會議 / 193 第三節 劉向、劉歆關於《洪範》五行的理論 / 194 第四節 劉歆的“元氣”說 / 196 第五節 劉歆與《左傳》 / 198 第六節 劉向、劉歆的《七略》 / 200 第七節 揚雄《太玄》中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 / 202 第八節 揚雄的《法言》 / 213 第九節 桓譚對形、神關係的唯物主義見解及其反對神秘主義的鬥爭 / 215 第十節 王充對劉、揚、桓的評價 / 217 第三十三章 王充—兩漢時代最大的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哲學家 / 219 第一節 今文經學的反攻和白虎觀會議 / 219 第二節 王充的家世和著作 / 220 第三節 王充的天文學 / 223 第四節 王充關於“氣”的思想 / 226 第五節 王充關於天、人關係的理論 / 229 第六節 王充對於“天人感應”的批判 / 231 第七節 王充關於形、神關係的理論 / 238 第八節 王充的反映論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 245 第九節 王充關於性、命的理論 / 253 第十節 王充的歷史觀 / 263 第十一節 王充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 266 第三十四章 東漢末無神論和進步的社會思想 / 269 第一節 張衡反對讖緯的理論 / 269 第二節 張衡的天文學和宇宙形成論 / 270 第三節 王符的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進步的社會思想 / 274 第四節 仲長統的無神論和進步的歷史觀 / 280 第五節 何休關於“太平”的思想 / 285 第三十五章 東漢末農民大起義和《太平經》 / 288 第一節 以黃巾軍為代表的農民起義 / 288 第二節 《太平經》其書 / 291 第三節 《太平經》中的“太平”思想 / 292 第四節 《太平經》的“天地週期”論 / 297 第五節 農民起義的優點和缺點、進步性和局限性 / 299 第四冊 自序 / 303 緒論 / 305 第一節 門閥士族的形成與發展 / 305 第二節 門閥士族為什麼叫士族 / 307 第三節 東漢末倫理教條的沒落 / 310 第四節 南北朝的分裂和隋唐的統一 / 313 第三十六章 玄學的先河—劉劭的《人物志》和鐘會的《四本論》 / 315 第一節 漢魏之際的名實問題 / 315 第二節 劉劭的《人物志》 / 317 第三節 鐘會的《四本論》 / 324 第四節 從名實到名理 / 327 第三十七章 通論玄學 / 330 第一節 玄學的主題 / 331 第二節 玄學的方法 / 333 第三節 玄學中的派別和發展階段 / 340 第四節 玄學與抽象思維 / 342 第三十八章 王弼、何晏的貴無論—玄學的建立及其發展的第一階段 / 345 第一節 王弼、何晏的生平與著作 / 345 第二節 何晏的《道論》 / 347 第三節 王弼、何晏關於“無名”的辯論 / 351 第四節 王弼關於一般和特殊的關係的幾種說法 / 353 第五節 王弼關於“一”和“多”的理論 / 355 第六節 王弼關於常、變、動、靜的理論 / 359 第七節 王弼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理論 / 364 第八節 王弼、何晏關於“聖人”有情、無情的辯論 / 367 第三十九章 嵇康、阮籍及其他“竹林名士” / 372 第一節 從黃老到老莊 / 372 第二節 嵇康論精神境界的第一層次—“越名教而任自然” / 374 第三節 嵇康論精神境界的第二層次—“心不違乎道” / 378 第四節 嵇康論音樂 / 382 第五節 嵇康對於當時社會迷信的態度 / 388 第六節 阮籍的《大人先生傳》 / 394 第七節 阮籍的《達莊論》 / 398 第八節 “達”與“作達” / 401 第四十章 裴頠的崇有論和歐陽建的言盡意論—玄學發展的第二階段 / 403 第一節 裴頠和他的《崇有論》 / 403 第二節 裴頠全部哲學思想的自述 / 405 第三節 裴頠所提出的貴無論的社會根源 / 407 第四節 裴頠所說的貴無論的社會影響 / 408 第五節 裴頠總論有無 / 410 第六節 所謂“言意之辨” / 412 第七節 歐陽建的《言盡意論》 / 414 第八節 從王弼到郭象 / 417 第四十一章 郭象的“無無論”—玄學發展的第三階段 / 420 第一節 向秀的《莊子注》和郭象的《莊子注》的關係 / 420 第二節 郭象關於“有”“無”的理論 / 426 第三節 郭象關於“性”“命”的理論 / 433 第四節 郭象關於動、靜和生、死的理論 / 438 第五節 郭象關於“無對”和“有對”的理論 / 441 第六節 郭象關於“有言”和“無言”的理論 / 447 第七節 郭象關於“無心”“無為”“無待”的理論 / 451 第八節 郭象關於“聖人”的理論 / 458 第九節 郭象關於“名教”與“自然”的理論 / 463 第十節 郭象的《莊子序》和《莊子注序》 / 468 第四十二章 魏晉之際玄學以外的唯物主義和進步的社會思想 / 472 第一節 曹植的唯物主義思想 / 472 第二節 楊泉的《物理論》 / 475 第三節 鮑敬言的“無君論” / 477 第四十三章 玄學的尾聲及其歷史的功過 / 482 第一節 《列子》和《列子注》 / 482 第二節 玄學與孔丘 / 485 第三節 玄學歷史功過的哲學根源 / 489 第四十四章 通論佛學 / 492 第一節 所謂儒、釋、道三教 / 492 第二節 佛教和佛學的主題—神不滅論 / 494 第三節 佛學的方法 / 496 第四節 中國佛教和佛學發展的階段 / 497 第五節 一個辯論,一個問題 / 498 第四十五章 佛學在中國發展的第一階段—“格義” / 500 第一節 僧肇及其著作 / 500 第二節 慧遠的《神不滅論》及其他 / 507 第三節 道生的諸“義” / 512 第四節 謝靈運的《辯宗論》 / 517 第四十六章 中國佛學發展的第二階段—教門 / 520 第一節 三論宗 / 520 第二節 《大乘起信論》 / 526 第三節 玄奘的《成唯識論》 / 529 第四節 華嚴宗的三個“義” / 532 第四十七章 中國佛學發展的第三階段—“宗門” / 537 第一節 禪宗出現的歷史意義 / 537 第二節 慧能和神秀—禪宗中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 539 第三節 禪宗的“不道之道” / 542 第四節 禪宗的“無修之修” / 544 第五節 禪宗中的派別 / 552 第四十八章 隋唐佛學向宋明道學的過渡 / 555 第一節 所謂“三教合流” / 555 第二節 韓愈、李翱在過渡時期的貢獻 / 561 第三節 柳宗元的唯物主義思想和反迷信的鬥爭 / 575 第四節 劉禹錫的唯物主義和法制思想 / 599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產生深遠影響。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