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中國哲學史新編》是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經典著作。本書以時代思潮為綱,以對每個思潮中湧現出的哲學中心問題的闡釋為要,對中國哲學史做出了全面而深透的研究;綜合歷朝歷代的政治條件、社會環境和文化事件,提煉出一系列具有時代意義和學術高度的*創性見解,對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本書在著重探討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對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進行了梳理,呈現出一個高度濃縮的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第五冊 自序 / 3 緒論 / 5 第一節 從地主階級貴族到“四民之首” / 5 第二節 士與知識份子階層 / 9 第三節 士在中國歷史中的作用 / 10 第四十九章 通論道學 / 12 第一節 什麼是道學 / 12 第二節 從比較哲學的觀點看道學的特點 / 14 第三節 道學的目的和方法 / 19 第四節 道學的發展階段 / 21 第五節 道學的名稱 / 22 第六節 道學的歷史作用 / 26 第五十章 道學出現的政治條件—慶曆新政和“熙寧變法” / 27 第一節 軍閥和士的聯合專政 / 27 第二節 當時變革的必要 / 29 第三節 慶曆新政和范仲淹的改革“十事” / 30 第四節 慶曆新政和李覯的《周禮致太平論》 / 32 第五節 “熙寧變法”和王安石的“新政” / 40 第六節 道學的興起 / 46 第五十一章 道學的前驅—周惇頤和邵雍 / 49 第一節 誰是道學的創立者 / 49 第二節 周惇頤的《太極圖說》 / 51 第三節 周惇頤的《通書》 / 58 第四節 周惇頤論“孔顏樂處” / 62 第五節 邵雍的“先天學” / 64 第六節 邵雍的世界年譜 / 69 第七節 《皇極經世》的《觀物內外篇》 / 73 第八節 對於周惇頤和邵雍的圖像的兩種瞭解 / 78 第五十二章 道學的奠基者—二程 / 83 第一節 二程的家世和經歷 / 83 第二節 二程對於王安石新法的態度 / 86 第三節 天理或理 / 94 第四節 氣、心、性、情 / 100 第五節 程顥的《識仁篇》和《定性書》 / 103 第六節 程頤的《易傳序》 / 111 第七節 二程的“氣象”和“孔顏樂處” / 113 第五十三章 道學的奠基者—張載 / 117 第一節 張載的生平及其著作 / 117 第二節 發揮唯物主義的“有無混一”論 / 118 第三節 發揮辯證法的“二端”論 / 122 第四節 張載的《西銘》與人的精神境界 / 127 第五節 《正蒙》的《大心篇》與為學之方 / 129 第六節 《正蒙》的《誠明篇》與為學之方 / 133 第七節 張載的政治社會思想 / 139 第五十四章 朱熹 / 144 第一節 北宋道學所引起的哲學問題 / 144 第二節 朱熹的生平及其著作 / 146 第三節 理、太極 / 149 第四節 氣 / 153 第五節 朱熹的宇宙形成論 / 156 第六節 性、心、情、才 / 160 第七節 修養方法 / 164 第八節 “王霸之辨” / 170 第九節 朱熹易學中的辯證法思想 / 172 第十節 前期道學的高峰 / 181 第五十五章 陸王心學的興起 / 183 第一節 陸九淵對於“無極而太極”的批評 / 183 第二節 陸九淵的宇宙觀和修養方法 / 187 第三節 鵝湖之會和白鹿洞書院《論語講義》 / 190 第四節 王守仁的《大學問》 / 192 第五節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 197 第六節 “良知”與“愛有差等” / 201 第七節 “良知”與“動靜合一” / 203 第八節 從哲學上看理學和心學的異同 / 205 第五十六章 道學外的思想家—陳亮和葉適 / 209 第一節 陳亮的政治態度 / 209 第二節 陳亮的社會思想 / 210 第三節 陳亮對於程朱“形上”和“形下”的批評 / 211 第四節 陳亮和朱熹關於“王霸”問題的辯論 / 215 第五節 葉適的政治態度和社會思想 / 218 第六節 葉適的哲學思想 / 219 第七節 陳亮和葉適重商思想的社會根源 / 224 第五十七章 氣學的復興和理學的自我修正及革新 / 227 第一節 王相對於道學的態度 / 227 第二節 王相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 228 第三節 王相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 231 第四節 王相對於心學的批評 / 233 第五節 羅欽順對於心學的批評 / 234 第六節 羅欽順對於理學的修正革新 / 236 第七節 王相和羅欽順在後期道學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 239 第五十八章 心學的發展 / 240 第一節 楊簡的《己易》 / 240 第二節 王畿的“四無”說 / 242 第三節 李贄的“童心”說 / 245 第五十九章 後期道學的高峰—王夫之的哲學體系 / 252 第一節 論客觀世界的真實性 / 252 第二節 關於“有”“無”問題 / 253 第三節 關於“動”“靜”問題 / 255 第四節 關於“形上”“形下”問題 / 256 第五節 關於“理”及其各項對立面 / 257 第六節 王夫之的認識論及其對心學的批判 / 261 第七節 關於“知”“行”問題 / 263 第八節 關於“性”“命”問題 / 265 第九節 王夫之的歷史觀 / 266 第十節 王夫之的辯證法思想 / 268 第十一節 王夫之哲學思想的局限性 / 271 第十二節 王夫之的著作的幸與不幸 / 274 第六冊 自序 / 277 緒論 / 280 第六十章 中國歷史第二次大轉變時期思想界中的先行者—黃宗羲 / 289 第一節 《宋元學案》和《明儒學案》 / 289 第二節 對於羅欽順的評論 / 291 第三節 對於心學的修正 / 296 第四節 《明夷待訪錄》所畫的藍圖 / 298 第六十一章 顏元對於道學的批判 / 303 第一節 顏元的《四存編》 / 303 第二節 顏元對於“格物致知”的新解釋 / 306 第三節 顏元對於“格物致知”新解釋的歷史意義 / 308 附記 / 309 第六十二章 戴震反道學的鬥爭 / 310 第一節 戴震論“道” / 310 第二節 戴震論“形上”“形下” / 312 第三節 戴震論“理” / 313 第四節 戴震論“性”“氣” / 314 第五節 戴震論“欲”“情”“知” / 316 第六節 戴震對於道學的政治的批判 / 319 第六十三章 魏源應付大轉變的新形勢的總對策及其哲學思想 / 321 第一節 魏源的總對策 / 321 第二節 魏源的“經世”精神 / 324 第三節 魏源的哲學思想 / 326 第四節 魏源“以夷為師”思想的影響及其局限性 / 329 第六十四章 農民大起義和太平天國的神權政治 / 330 第一節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的社會情況 / 330 第二節 洪秀全傳略 / 331 第三節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和太平天國的神權政治 / 332 第四節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在中國近代史中的作用 / 335 第五節 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 / 338 第六節 洪仁玕的《資政新篇》 / 340 第七節 總論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 342 第六十五章 所謂“同治中興”和“同治維新”的中心人物—曾國藩 / 345 第一節 曾國藩與太平天國鬥爭的歷史意義 / 345 第二節 曾國藩的哲學思想 / 347 第三節 曾國藩的軍事思想 / 351 第四節 曾國藩的洋務措施和洋務派思想 / 356 第五節 曾國藩與滿漢鬥爭 / 361 第六十六章 戊戌變法(所謂“光緒維新”)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康有為 / 366 第一節 康有為的生平和著作 / 366 第二節 康有為早期變法思想 / 367 第三節 康有為所領導的“公車上書” / 368 第四節 康有為的《統籌全域折》 / 369 第五節 康有為所理解的君主立憲制 / 371 第六節 康有為的重商思想 / 374 第七節 康有為的《官制議》 / 376 第八節 康有為與今文經學 / 378 第九節 康有為與孔教 / 382 第十節 康有為的《大同書》和他的哲學思想 / 387 第十一節 近代維新時期的“格義” / 391 第六十七章 戊戌維新運動的激進理論家和哲學家—譚嗣同 / 393 第一節 譚嗣同對於封建制度和道德的批判 / 394 第二節 譚嗣同論“仁”和“乙太” / 396 第三節 譚嗣同對於事物發展的瞭解和認識過程的分析 / 403 第四節 譚嗣同的道器說和三世說 / 407 第五節 譚嗣同對戊戌變法的說明和辯解 / 411 第六十八章 中國第一個真正瞭解西方文化的思想家—嚴複 / 415 第一節 嚴複對於當時所謂中學和西學的“格義” / 416 第二節 嚴複對於當時中國的問題的看法 / 420 第三節 嚴複所介紹的《天演論》 / 425 第四節 嚴複論“自由” / 428 第五節 嚴複與邏輯學 / 430 第六節 嚴複論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 432 第七節 嚴複的哲學思想 / 434 第六十九章 中國近代美學的奠基人—王國維 / 438 第一節 王國維對於康得的推崇 / 439 第二節 王國維的《論性》 / 441 第三節 王國維的《釋理》 / 442 第四節 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 / 444 第五節 王國維的《論哲學家及美術家之天職》 / 448 第六節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 450 附記 / 457 第七十章 關於中學、西學鬥爭的官方結論 / 460 新版校勘後記(蔡仲德) / 466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屆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他的著作《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等已成為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對中國現當代學界乃至國外學界產生深遠影響。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