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
|
|
Projections: A Story of Human Emotions |
|
|
|
|
|
|
|
|
ISBN |
9786267561102 |
定价 |
NT480 |
售价 |
RM75.00 |
优惠价 |
RM64.50 *
|
作者 |
卡爾.迪賽羅斯
|
译者 |
洪世民 |
出版社 |
大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4-10-07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320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下单时可选择“空运”或“海运”(空运和海运需独立下单)。空运费每本书/CD是RM16.00。 空运需时8-11个工作天,海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时间不包括出版社调货的时间以及尚未出版的预购商品) |
|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人是唯一有情緒性眼淚的生物,然而原因連最頂尖的科學家都不得而知。
在人類演化的過程,情緒是如何產生,又藏身於何處?
那些遭遇重大身心創傷的人,腦部的哪些區塊產生了什麼不可逆的轉變?
情緒是如此神祕,但如今,腦神經科學終於走到了這一步,從細胞層次去探索、理解情緒。
透過最先進的研究和患者案例,本書探討了非物質的情感如何以最微小的物質作為起源。作者一生都在追求人類心靈的真相,身為精神科醫師,病人的不治之症使他心痛萬分,身為腦精神科學家,人類的情緒之謎被他視為治療精神疾病的重要鑰匙,然而,將他帶到腦神經科學最前端的,卻是一顆深愛文學與想像的心靈。
作者是光遺傳學的開發團隊主導者之一,他們在一種綠藻和一種古老細菌上發現了光通道蛋白,並利用這種蛋白的感光性改變了神經元活性,讓本該漆黑一團的大腦內部開始有了能夠感知光線的存在。光通道蛋白刺激了特定的單一神經種類,從此,腦部情緒如何生成、在哪裡生成的研究提高到細胞層次的高度,打開了神經迴路研究的新紀元。無論是憂鬱症、躁鬱症、思覺失調或自閉症,在治療上都跨越了劃時代的里程碑。
在《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中,作者讓我們看到生物科學與想像力在不可思議之處交會,也展示了精神科醫師與精神病患在看似無法交流之際的深刻溝通,談到科學事實時,本書彷彿科幻小說、令人腦洞大開;但在描寫醫者與病人的相遇時,卻讓人理解何謂人類思想和人類情感的起源——藉由破碎的事物,照亮未破碎的事物。
本書以七個病例與科學實驗論述互相交織,作者以科學家之眼探查情緒運作的神秘之處,將精神醫學和精妙的腦科學加以連結;與此同時,他也試圖以危脆肉身與患者同在,以有限的科學認知記下最接近神蹟的瞬間。
《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不僅具有啟發性、文學性,探討的更是生物的本質性,更新了我們對大腦的理解,也改變我們對社會存在的理解,透過演化科學、生物工程和引人共鳴的病患故事,生動地闡述了我們對連結和意義的渴望是如何從一顆細胞的旅程就已開始。本書是一場人類心靈的開創性之旅,試圖照亮我們內心世界和情感的生物本質。
|
|
|
|
|
|
|
|
|
|
|
|
|
|
|
目錄
推薦序
目錄
序言
第一章‧淚的倉庫
第二章‧初次斷裂
第三章‧承載能力
第四章‧割膚之痛
第五章‧法拉第籠
第六章‧圓滿成功
第七章‧莫羅氏反射
後記
謝辭
注釋
許可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卡爾.迪賽羅斯(Karl Deisseroth)
卡爾.迪賽羅斯(Karl Deisseroth)於1971年出生於美國加州,在史丹佛大學取得生物學學士學位,隨後在史丹佛醫學院取得了醫學博士(MD)和博士(PhD)學位。他目前是史丹福大學的生物工程、精神醫學及行為科學教授,因為在神經科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而享譽全球。
在學術和研究領域,迪賽羅斯的貢獻主要集中在兩方面:光遺傳學(Optogenetics)和CLARITY。光遺傳學是迪賽羅斯團隊在2004年開創的技術,藉由將外來的古生物基因植入大腦神經細胞,使神經細胞在光照下產生反應,科學家如今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精準度研究神經迴路及其功能。這種革命性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研究憂鬱症、焦慮症、成癮行為、自閉症和思覺失調。CLARITY則是迪賽羅斯團隊在2013年開發的另一項突破性技術,亦稱為水凝膠組織化學,可將組織透明化。有了這項技術,科學家無需破壞組織結構,便能以高解析度觀察細胞和分子,更進一步研究大腦的複雜結構和功能。
除了科學方面的貢獻,迪賽羅斯也是積極的教授和作家。他的研究工作不僅限於實驗室,也透過科普文章讓複雜的神經科學知識更為普及。他的首部著作《人類情感的億萬投射》結合了最先進的腦神經研究和臨床患者案例,為讀者展示了人類情緒和大腦功能之間的深刻連結。
迪賽羅斯的研究贏得了眾多榮譽和獎項。2018年,他獲得日本最高私人獎項「京都獎」,成為該獎項迄今最年輕的獲獎者。2019年,他發現並控制了有關動物健康和疾病行為背後的神經元訊號,被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NAE)的分子與光學工具院士。他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國家醫學院的院士。2021年,他獲頒拉斯克獎(Lasker Award for Basic Medical Research),這項獎項主要是為了表彰科學家在開拓生物醫學新領域的貢獻,近半獲獎者後來皆榮獲諾貝爾醫學獎。他也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以及國際腦研究組織獎(International Brain Research Organization Award)等等。這些榮譽不僅肯定了他在神經科學和精神醫學兩大領域的傑出貢獻,也凸顯了他在推動科學進步和改善人類健康方面的重要地位。他的研究不僅讓科學界更深刻理解大腦功能和精神疾病,也為未來的科學探索開闢新的道路。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如何獨處》、《到遠方》、《西元一千年》、《從達爾文到愛因斯坦》等。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