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在任何一個時代,對歷史的重新敘述,都是對現實的一種重新命名和改造的努力,克羅齊所說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的真正用意,應該是在這裡。雖然不能肯定在當代中國,新歷史主義的思想和意識一定是首先出現在文學敘事中的,但可以肯定地說,不是在歷史學和社會學領域,而是在文學的敘事中,首先出現了“新歷史主義”的敘事實踐。或者也可以說,是文學的敘述優選承擔了“變革歷史意識”的重任,體現出強烈的人文主義與啟蒙主義的思想傾向。
Ⅰ 第一章中國文學中的歷史敘事傳統003 第二章當代紅色敘事中的歷史觀023 第三章啟蒙歷史敘事的重現與轉型057 第四章新歷史主義敘事的現象與特徵097 Ⅱ 第五章余華的歷史敘事139 第六章蘇童小說中的新歷史主義意識171 第七章格非小說中的新歷史主義意識199 第八章莫言的新歷史主義敘事223 第九章作為新歷史主義敘事的《長恨歌》251 Ⅲ 第十章由語言通向歷史:王朔的意義279 第十一章當代小說的精神分析學解讀307 第十二章民間理念在當代的流變及其形態339 第十三章歷史的回聲:關於張煒的《家族》375 第十四章《鄉村溫柔》中的鄉村歷史敘事391 後記411 又版後記415 參考文獻417
張清華,1963年生,山東博興人。文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副主任。出版《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時間的美學》等學術著作15部。學術編著有《百年中國新詩編年》等10 餘種;曾獲省部級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北師大教學名師獎等;曾講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另外涉獵詩歌散文寫作,出版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散文集《海德堡筆記》《春夢六解》等7 部,獲多種創作獎。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