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金庸100周年誕辰,《當金庸遇見弗洛伊德》作為獻禮之作,從心理學、精神分析的視角去解讀四十余位金庸武俠經典人物,包括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張無忌、趙敏、周芷若、蕭峰、段譽等。
“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金庸的武俠小說伴隨了幾代華人的成長,可以說是很多人的共同記憶。金庸武俠小說吸引讀者之處,除了故事構思巧妙、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之外,還在於其對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對人性洞察和理解得深刻。
弗洛伊德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心理學家之一,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潛意識”“俄狄浦斯情結”“心理防御機制”等概念,為心理學的發展和人類精神世界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金庸遇見弗洛伊德》是一本從精神分析視角分析與解讀金庸武俠小說中人物心理的書。當金庸與弗洛伊德兩大IP結合,既讓人重溫經典,又能學習到很多心理學知識,對自身成長加深認識。
該書的創新之處,除了架通心理學與文學的橋梁,作者還將每個武俠人物的心聲對應一首懷舊金曲,在40首懷舊金曲的旋律與意象中,走進金庸筆下40位經典人物的內心世界。如楊過對應的歌曲是《浪子心聲》,小龍女對應的是《別問我是誰》,郭襄對應的是《夢醒時分》,張無忌對應《聰明糊塗心》,趙敏對應《敢愛敢做》,宋青書對應《為愛癡狂》,周芷若對應《不需要愛情》……
相信70後、80後甚至90後對以上歌曲並不陌生,能體會到每首歌的含義與每個武俠人物的性格與心聲的對應之處。在這些歌曲的旋律中,讀者可以更好地重溫經典,邂逅自己曾經熱血沸騰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