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完美的家 剛剛好就夠了
小時候打開故事書,從懵懵懂懂到朗朗上口:「從前從前有三隻小豬,豬大哥蓋草屋,豬二哥造木屋,豬小弟起磚房⋯⋯」原來這是一場神預言,選擇什麼樣的房子,竟牽動著我們的大半人生。
但近年來在國外甚為流行的迷你小屋運動(The tiny home movement),背離了傳統住宅思維,打開了對於家的想像,更對應著減法生活與居住正義的思考與實踐。這一期《小日子》,我們挖掘了住在城市、山海鄉間的小屋主人,分享他們的家與生活,以及選擇住在小房子的理由。
看他們如何以縮減的空間,簡單的生活,喚醒生存意識,換回自由,也聊聊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在北海岸和南投鹿谷,有人選擇了移動式木屋;從科技業退休的林小姐與先生 學習樸門農法,在小屋裡展開生活實驗。小時候曾住過日本木造平房的江老師,捨棄蓋透天厝,選擇有屋頂陽臺的木屋,實踐夢想,和女兒展開充滿恩典的第二人生。
城市居從來大不易。在東京小巷裡,來自臺灣的插畫家陳瑋璿和先生,在疫情期間搬進了中庭有棵樹的透天小宅,在小樹屋的日常練筆,迎來了全職的創作生涯。在臺北Issa和先生的挑高小宅,設計師以削減夾層引入採光,創造剔透靈活,貓咪也自在的生活空間。
在巴黎,有窮人才住新房子的說法,真正的富豪與貴族會選擇有160 年歷史的奧斯曼公寓。但房東卻樂意將高樓層的傭人房,租給亞洲學生。三坪雖小,卻擁有整幢公寓視野最好的天窗,建築師的巧思,讓所有人得以共享巴黎的明亮天光。
恢復單身的臺北女子Annabelle,住過大小不同的房子,終於在十坪大的飯店社宅裡找到自己的房間,過著如旅行步調的理想生活,也發現自己需要的,只是一個行李箱和浴缸。而小屋生活看似美好,實踐前仍要謹慎評估,家生活研究者林黛羚,提出了七個檢視備忘錄,可了解自已是否適合。
這期在採訪過程,心情很像小時候背著書包到同學家寫功課,寫作業從來都只是藉口。每開箱一個家,就閱讀了一種不同的人生。我發現所謂完美的房子或生活,並沒有標準,而能帶給我們輕盈與鬆綁的,往往來自於一個念頭——「只要剛剛好就夠了!」
▎一件事
冷氣萬歲
捕捉移動中的輕軌風景
尋訪城市裡的眷村祕境
日全蝕帶來的好兆頭
到柏林聽歌劇 與華格納和解
來自哥本哈根的旅行紀念物
▎藝術家創作日記
Wuba Yang:將臺灣的蕨剪進生活
▎專欄
駱亭伶:數算螞蟻的專家
黃豪平:做好靈魂被交換的準備之必要性評估
陳文琳:書店日日
▎封面故事
My Tiny House
住進小房子 開箱自由的家
Part I 家屋
▲ 東京小巷裡 插畫家住的小樹屋
▲ 在北海岸七坪小屋 向自然學習樸門生活
▲ 在鹿谷恩典小屋 找回住木造平房的幸福
▲ 生活簡單就夠了 不算完美卻是我們和貓咪的家
Part II 單人個室
▲ 在市中心的十坪飯店社宅 過一種像旅行的理想生活
▲ 貧窮文青與艾蜜莉都住過 巴黎三坪傭人房的明亮天光
Part III 我與小屋合不合?家生活研究者的七個檢視備忘錄
Part IV 啟蒙不同世代的大師小建築
▎我們喜歡的店
聽黑膠時日子慢了下來 讓音樂優雅地在空間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