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行動電話形影不離的你,知道一百年前台灣人是如何互通聲息?身處在資訊爆炸時代的你,知道1930年代台灣人的生活裡才出現廣播、1960年代電視機才慢慢走入客廳?
除了20世紀台灣人的通訊生活,你還可以在《台灣世紀回味Vol.3文化流轉》書中,看到台灣的出版、戲劇、歌謠、學校教育、運動體壇、生存環境等主題的百年變貌。我們準備了1000多件歷史文物及影像、搭配上說明文字,為你舉辦一場紙上的時光展覽會。
從1999年春「台灣世紀回味」發想,2001年陸續出版《台灣世紀回味》政經篇「時代光影」、生活篇「生活長巷」,到2002年文化篇「文化流轉」出版,我們用3年光陰與3本書,陪你一同回味百年。
作者簡介
總策劃 莊永明
1942年生於台北市大稻埕,國內知名台灣文史專家,公認是蒐集台灣史料最豐富的研究者之一。初中就讀建國中學時,即開始收集台灣文史資料,並以集郵與收藏書籍為嗜好。1970年代,開始陸續在報刊上發表文章。1980年,應《中國時報》之邀,撰寫「台灣第一」專欄,每周一篇,前後一年。1984年起,專注於田野調查、記述俚諺,成果收錄在《台灣金言玉語》、《台灣警世良言》、《台灣好言吉句》……等十本書中,並常為廣播、電視節目引用播出。1989年出版《台灣紀事》上、下冊,被奉為研讀台灣史的「入門書」。1991年出版《台北老街》,獲得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十大好書。1994年製作有聲書《台灣歌謠尋根》,獲頒新聞局優良唱片金鼎獎。1995年《台灣第一》獲聯合報讀書人版推薦為年度非文學類好書。1996年出版《台灣鳥瞰圖》,獲本土十大好書。1998年出版《台灣醫療史》,獲巫永福文化評論獎。2000年策畫遠流出版公司《台灣放輕鬆》系列和《台灣世紀回味》系列,更為國人打開另一扇閱讀台灣史的門窗。1999年《天下雜誌》以「有系統的整理台灣歌謠、俗諺語以及獨家珍藏共同記憶珍貴的史料」選為「影響200跨越2000」的重要人物。
現任: ◆ 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 ◆ 台北市七星田園文化基金會監察人 ◆ 保生文教基金會董事
莊永明著述(時間/著作/出版社):
1970年代/雄獅美術、書評書目、大同雜誌等專欄撰述 1980年代/"撰寫中國時報「台灣第一」專欄,為時一年" 1983/第一本著作《台灣第一》出版/文鏡社 1985/《台灣第一》2/文鏡社 1984-88 "於台灣新生報「文化點.線.面」版撰寫「台諺淺釋」專欄,前後五年,後由時報出版專書" 《台灣金言玉語》《台灣警世良言》《台灣好言吉句》《台灣俗語真言》 《台灣雅言巧語》《台灣土話心語》《台灣俗語真言》《台灣醒世智言》 《台灣勸世嘉言》《台灣口語口話》等廣為廣播、電視節目引用/時報出版
1987/"與中研院研究員張炎憲、世新副教授李筱峰合編5冊《台灣近代名人誌》,曾被大陸以簡體字盜印 "/自立晚報 1989/"《台灣紀事》上、下冊,以「台灣歷史上的今天」為主題,回顧以日據時期為主要斷代的台灣歷史,圖文並茂,各界廣泛引用,為台灣史「入門」"/時報出版 1989/"《台灣名人小札》1,2"/自立晚報 1990/千般風物映好詩:台灣風情/臺原出版社 1991/"《台北老街》,獲選時報開卷版1992十大好書 "/時報出版 1993/"《韓石泉傳》,為「台灣先聖先賢專輯」第一冊 "/省文獻會 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獲選台灣筆會、自立晚報本土副刊合辦之「年度本土十大好書」"/前衛出版社 1994/"有聲書《台灣歌謠尋根》,獲新聞局優良唱片金鼎獎 "/上揚唱片 1995/《台灣百年:前塵今生》CD/上揚唱片 1995/"新版《台灣第一》,獲1995年度聯合報讀書人版推薦非文學類好書"/時報出版 1996/《台灣鳥瞰圖:1930年代台灣地誌繪集》/遠流出版 1996/《大稻埕逍遙遊:台北市文化采風》/北市民政局 1996/不具名著作《傳唱台灣》/時報週刊 1996/不具名著作《島國顯影》第一冊/創意力文化 1998/《台灣醫療史》/遠流出版 2000/《台灣百人傳》1、2/時報出版 2000/《台灣百人傳》3/時報出版 2000/《台灣放輕鬆》1正港台灣人、2台灣心女人總策劃/遠流出版 2001/《台灣放輕鬆》3在野台灣人、4鬥陣台灣人、5台灣原住民總策劃/遠流出版 2001/《台灣世紀回味》1時代光影、2生活長巷 總策劃/遠流出版 未來擬訂出版《台灣歌謠史》三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