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緒論 歷史與現代的雙重解讀: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 上編 歷史與現代的雙重變奏 第一章 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的歷史淵源與曲折進程 第一節 入世轉型的歷史淵源與時代境遇 第二節 清末民初佛教入世轉型的興起 第三節 民國時期佛教入世轉型的探索 第四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兩岸佛教入世轉型的曲折發展 第五節 新時期兩岸佛教入世實踐的全面展開 結語 在轉型的曲折歷史中走向現代 第二章 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對佛教中國化的承續與創新 第一節 實現方式及路徑的相續與開新 第二節 思想觀念的繼承與發展 第三節 組織制度的革新與承續 第四節 實踐方式的延續與創新 結語 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的未來趨勢 第三章 現代性視域下的近現代佛學觀轉型 第一節 近現代中國佛學的困境與轉型 第二節 近現代佛學轉型與理性主義 第三節 近現代佛學轉型與人文主義 第四節 近現代佛學轉型與歷史主義 第五節 近現代佛學觀轉型的特點與意義 結語 古今中西之爭與中國佛學的未來 第四章 西風東漸背景下佛教的定位與轉型 第一節 科學時代裡佛學與科學的雙向互動 第二節 民主社會中佛學的貢獻和參與 第三節 宗教與哲學之間的近代佛學轉型 結語 佛教在回應科學與民主中走向新發展 第五章 多元信仰格局下的文化判教與佛教入世轉型 第一節 世俗時代的來臨與宗教多元語境的形成 第二節 文化判教與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的雙向互動 第三節 佛教判教的三種路徑與作為判教的人間佛教 第四節 儒學的宗教化建構與佛教的人間化趨勢 結語 “文化判教”的問題域與佛教入世轉型的內在理路 中編 入世轉型的多向度發展 第六章 中國佛教僧教育的入世轉型 第一節 僧教育問題的凸顯及早期模式的產生 第二節 僧教育辦學理念的入世轉型 第三節 僧教育辦學實踐的入世轉型 第四節 當代中國佛教教育的新發展 結語 中國佛教僧教育入世轉型的當代意義 第七章 中國佛教制度的入世轉型 第一節 佛教制度的中國化建構及入世面向 第二節 佛教制度入世精神的衰落與近現代轉型 第三節 近代中國佛教制度入世轉型的實際開展 第四節 近代佛教制度入世轉型的特點與意義 結語 佛教制度在轉化與開新中不斷完善和發展 第八章 佛教義理之學的入世轉型 第一節 佛教的學科定位 第二節 佛教與其他學科之交涉 第三節 基於佛教義理的現實關照 第四節 人間佛教論辯與入世轉型 結語 佛教在義理與學術的交涉中走向現代 第九章 禪淨修習方式的近現代入世轉型 第一節 禪淨修習方式的演變與合流 第二節 近代禪淨雙修與入世轉型的開啟 第三節 禪宗定位的轉換與適應社會 第四節 淨土宗的多元發展和與時俱進 第五節 禪淨關係下的他宗入世轉型 結語 禪淨修習方式入世轉型的意義 第十章 近現代居士佛教的入世轉型 第一節 近現代居士佛教入世轉型的因緣 第二節 近現代居士的身份轉型與身份認同 第三節 近現代居士佛教入世轉型的理論探索 第四節 近現代居士佛教入世轉型的信仰實踐 結語 近現代居士佛教入世轉型的歷史意義 下編 入世轉型視域下的佛教與社會文化 第十一章 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中的政教關係 第一節 晚清佛教文化復興的洋務派背景 第二節 清末民主革命的佛教因緣 第三節 “廟產興學”與民國宗教治理 結語 政教關係與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之路的曲折 第十二章 儒佛關係與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 第一節 近現代儒佛之辨與佛教入世轉型 第二節 以佛攝儒與佛教入世轉型:以歐陽竟無為例 第三節 儒佛並弘與佛教入世轉型:以王恩洋為例 結語 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需以儒家為助緣 第十三章 近現代基督宗教在華傳播與佛教入世轉型 第一節 近現代基督宗教在華的傳播與發展 第二節 佛教對基督宗教入世經驗的借鑒 第三節 基督宗教對佛教入世轉型的思考 結語 近現代佛耶相遇的社會意義與文化啟示 第十四章 入世轉型中近代中國佛教對男女平等思潮的調適 第一節 近代中國佛教女性問題的興起 第二節 近代中國佛教對男女平等思潮的順應 第三節 近代中國佛教對男女平等思潮的反思 結語 近代佛教對男女平等思潮調適的多元影響 第十五章 支那內學院與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 第一節 支那內學院的起源與性質 第二節 支那內學院與佛學研究 第三節 支那內學院與佛教文獻學 結語 支那內學院的佛學研究與近現代佛教入世轉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洪修平 77級大學生,哲學博士,教育BU“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1年度),南京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現為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史與佛教哲學、儒佛道三教關係,學術代表作有《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中國佛教文化歷程》《中國禪學思想史》《中國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等。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