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譯者導言 總序 第一卷 思想連續性問題 前言 導論:特殊和一般的歷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現代中國思想文化的色調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經驗主義的流產 1.對唯心主義的批判 2.科學與清代的經驗主義:它們相合的程度 3.科學與清代的經驗主義:它們的非同一性 4.騷動和穩定:對之前一個論斷的回顧 5.結論 第二章 明代和清初社會中的業餘理想:來自繪畫的證據 1.社會與藝術中的明代風格 2.學者反學院主義的悖論 3.折中主義與鑒賞力 4.結論:作為業餘理想之腐蝕劑的現代化 插曲:儒教以及它與道家的聯繫的終結 第二部分 中國文化的現代變形:思想選擇的張力 第三章 中國本土選擇中的折中主義 1.時間的考量變成空間的考量 2.曾國藩的折中主義 3.“中國”在普遍價值判斷上遭受的侵犯 第四章 體和用 1.合理化 2.謬誤 3.“體用”概念哲學意義的弱化 4.拒斥“體用”和拒斥革新:倭仁 5.拒斥“體用”和尋求新的合理化:經典的認可 第五章 今文學派和經典的認可 1.給中國歷史注入新價值:康有為 2.今文經學認可的失效 第六章 現代古文經學對今文維新學說的反對、反動和革命 1.反動的古文經學的攻擊 2.革命的古文經學的攻擊 3.經書與歷史 第七章 民族主義在脫離過去中的作用 1.對滿族的攻擊 2.文化主義和民族主義在爭取忠誠上的競爭 3.傳統被重新整合入民族主義 第八章 對普遍有效性的強調:(1)維護傳統 1.“擇東西之精華” 2.蔡元培的例子 3.“物質”與“精神”:“體用”合理化方案的末路 第九章 對普遍有效性的強調:(2)攻擊傳統 1.儒教、基督教以及中國的選擇 2.反傳統主義對民族主義的壓力 3.民族主義面對的社會壓力:既要推動傳統的僵化, 又要否定傳統的僵化 4.對傳統精神中創造力僵化的指控 第十章 共產主義 1.共產主義對痛苦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吸引力 2.殘餘的傳統主義 3.對傳統主義的讓步:理性的策略還是情感的投入? 4.階級分析 5.“反傳統主義—本土主義”的融合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強與中國革命:文化變革的政治面向 結語:新詞匯還是新語言 1.歐洲和中國的詞匯變化:藝術與觀念 2.語言的變化和連續性問題 注釋 參考文獻 第二卷 君主制的衰敗問題 前言 第一部分 殘跡的意味:最後的儒教與君主制(I) 第一章 君主制神秘性的喪失 1.作為喜劇人物的洪憲皇帝 2.晚清:儒教被重新界定為現代思想的對手 3.民國:儒教與君主制觀念的窄化與交織 第二部分 張力與活力 第二章 儒教與君主制:基本的對峙 1.張力的記錄 2.與封建主義的關係 3.與法律的關係 4.異族征服的因素 第三章 儒家官僚制人格的演變 1.貴族制、君主制與官僚制:三重奏的三個樂章 2.作為君主抑制貴族制的工具的官僚制 3.作為君主抑制官僚制的工具的貴族制 4.儒家官僚階層的反抗 第四章 儒家內部的基本對抗 1.內與外 2.私與公 3.家庭與宗族 4.個性與學術 5.先例與法規 6.自由與監督 第五章 儒教與君主制:專制控制的限度 1.道德主義 2.忠誠 3.恐怖 4.權力的餡餅 5.“太極” 6.普天之下 7.朋黨 8.德性、權力與無能為力 9.國家與皇室 第三部分 張力線的斷裂 第六章 官僚制長期不為社會革命所動:儒教的作用 1.君主與人民 2.“寄生蟲”效應 3.智識勞動的重要性 第七章 官僚制的脆弱之處:思想上的受攻擊點 1.太平天國對儒家當權者的抨擊的新鮮之處 2.儒家內在性學說的關鍵特質 第八章 太平天國對儒家之“天”的衝擊 1.“傳統的”叛亂者:與太平天國在觀念上的分歧 2.太平天國的“天”與權力的超驗氛圍 3.《聖經》作為經書之接替者的意義 4.太平天國與儒家的關係 5.太平天國的平等主義 6.太平天國的獨特衝擊在心理上造成的反響 7.儒教與官僚制功能的分離 第四部分 意味的殘跡:最後的儒教與君主制(II) 第九章 時代錯置的形成 1.革命的名與實 2.形式與內容 3.殘餘的君主制和日本人支持的意圖 結語:日本和中國的君主制的神秘性 注釋 參考文獻 第三卷 歷史意義問題 前言 第一部分 脫離歷史 第一章 微弱的生命:廖平與儒教和歷史的分離 1.生平 2.原創性問題 3.從典範到預言 4.從預言到終結 第二章 “井田”中的風往哪個方向吹:儒家論辯基礎的削弱 1.從字面意義到隱喻 2.井田與儒教改良主義 3.社會主義—井田論的陳詞濫調 4.失而復得的樂園:從經書的獨特性到歷史中的共同命運 5.情緒化的激進主義 6.胡適、胡漢民和廖仲愷的同時代性 7.保守主義形態的變化 8.馬克思主義者聽到的儒教之聲 第二部分 進入歷史 第三章 從中國共產主義者對過去的研究看他們的處境 1.對等與分期 2.對等與現代化 3.民眾與非民眾的主題 第四章 孔子在共產主義中國的位置 1.儒教精神的不朽? 2.儒家內容在知識生活中所占分量的萎縮 3.去儒教化的儒教問題:(A)通向現在的里程碑 4.去儒教化的儒教問題:(B)來自過去的墓碑 第三部分 歷史意義/重要性 第五章 理論與歷史 1.理論 2.歷史 3.結論 結語 注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 美國歷史學家。出生於波士頓的猶太家庭,1941年畢業於哈佛學院。1942年應徵加入美國海軍後備隊,1946年退役。194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1951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歷史系,1969年在一次泛舟旅行中意外去世。生前出版有著作《梁啟超與現代中國的心靈》(1953)、《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三部曲(1958,1964,1965)等。列文森是美國中國學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學者之一,是美國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開創者,其代表性著作《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影響深遠。美國亞洲研究學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為紀念他的學術貢獻設立了列文森圖書獎,1987年開始頒發。 季劍青 1979年生,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中文系長聘副教授、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研究。著作有《北平的大學教育與文學生產:1928—1937》、《重寫舊京:民國北京書寫中的歷史與記憶》、《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學與思想論集》等,譯作有《中國現代女性作家與中國革命,1905-1948》、《趙元任早年自傳》等,曾在《文學評論》、《近代史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