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以文學評論之眼觀看電影作品,以文學研究方法分析電影細節。 本書名為《時光與想像:電影.文學.敘事》,主題「時光」正好回應副題「電影」,而「想像」既指「電影」也及「文學」,亦跟副題「敘事」有關。根據經典文學關鍵詞辭典A Glossray of Literay Terms (M.H. Abrams),「敘事」包括「敘事者」、「事件」、「人物角色」、「時間」等。這些「敘事」關鍵詞,不但能應用於文學分析,也適用於電影評論。 作者影評大多發表於香港重要文藝網站「虛詞」,並曾轉載於香港知名電影專頁例如「安樂影片」、「高先電影」等,獲業界人士肯定。書中探討的電影主題和語言各有特色,如以五感分析《叔.叔》中的同志桑拿空間、利用「參差對照」概念觀看許鞍華紀錄片《好好拍電影》、從生父缺席與異地對比評析《梅艷芳》、以網路評論為研究對象討論《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拆解《親愛的房客》的家庭敘事結構、對照《一秒鐘》的三組人物設計、梳理《她和他的戀愛花期》的時間敘述手法、揭露《911算命律師》中的性別困境、論《最好的時光》之空間美學等。 全書共分兩個章節:一是「香港的多重記憶」,著重探討香港電影的不同面貌,考察香港文化的獨特之處。二是「異地的紛繁圖景」,著重評論香港以外的地域,例如台灣、日本、美國,甚至跨越歷史時空的電影,從而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本書特色 ★以文學評論之眼觀看電影作品,以文學研究方法分析電影細節,全面而深入地探討文化、歷史、性別等議題。 ★作者影評曾轉載於香港知名電影專頁例如「安樂影片」、「高先電影」等,獲業界人士肯定。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何杏楓誠心推薦。 各界推薦 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代序/何杏楓 前言 ▎香港的多重記憶 《叔.叔》的桑拿空間及其感官隱喻 《幻愛》七問(或自問自答) 《好好拍電影》的「參差的對照」 《殺出個黃昏》:直面「香港」的黃昏 「我們」的梅艷芳:《梅艷芳》的親情和愛情 忠於原著以外的改編:電影《第一爐香》的司徒協 不變與轉變:談《桃姐》的兩個場景 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在香港的接受情況 ▎異地的紛繁圖景 幾米繪本《星空》及其電影改編:讓星空閃爍更多耀眼的星光 《願未央》的文字與照片 《新聞守護者》(台譯:普立茲記者)的饑餓演練 《親愛的房客》中的敘事結構 《一秒鐘》怎樣說電影故事? 《她和他的戀愛花期》(台譯:花束般的戀愛)的敘述時間 跨越地域色彩的親情:《爸爸,對不起》 《偶然與想像》:「輪」的場景和名字 《911算命律師》(台譯:生命理賠師)的性別角色 《電影之神》到底有多「神」? 《午夜天鵝》的天鵝「重像」 如何邂逅愛:《邂逅愛之夏》(台譯:我的意外男伴)的構圖美學 悲情的時代:論《最好的時光》「自由夢」中的角色設置與場景細節
作者簡介 葉嘉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原校任講師,並擔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委員。研究興趣包括台灣文學、香港文學、電影等,合編《胡菊人《良友》專欄文選》、《地景.人文.寫作:中學生社區文學導覽資料及創作集》和《陌生天堂:五十年代都市故事選》,另發表學術論文〈香港文藝刊物中的三個陳映真專輯述評〉、〈施叔青在香港──以《七十年代》月刊和《博益月刊》為例〉等,電影、文學、歌詞和戲劇評論刊登於「虛詞」、「微批」等網站,並有小說及散文創作。
最近浏览商品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