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風俗史-從服裝到飲食,解析中國風俗的演變與文化深層意涵:詩歌謠語、誹謗之木、飲食禮節,中國古代生活考察
|
|
|
|
|
|
|
|
|
ISBN |
9786263943780 |
定价 |
NT299 |
售价 |
RM46.70 |
优惠价 |
RM41.56 *
|
作者 |
秦永洲
|
出版社 |
崧燁文化
|
出版日期 |
2024-06-19 |
装订 |
平裝. 單色印刷. 228 页. 21. |
库存量 |
海外库存 抱歉!此书无开放空运服务,只能船运,需时约30个工作天。 |
|
我要订购 有现货时通知我 |
|
放入下次购买清单 |
|
|
|
|
|
|
|
|
|
|
|
|
|
|
|
|
「風之始也,所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
風俗反映了社會的倫理道德,以及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古代的「風」不僅是一種語言交流的工具,
也是民眾對政治、社會的評論和建議!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風俗習慣更是博大精深!
在本書中,既說明了服飾的演變軌跡,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期到近代剪辮易服的風潮;
也細談了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從主食到美食烹飪,再到茶文化和酒禮的源起。
這些風俗習慣不僅反映了古人的生活方式,更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獨特哲學與生活智慧!
風俗的概念
古代對風俗有著多種說法,「風」、「風俗」、「民風」、「習俗」、「謠俗」等……
孔子曾講「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指出音樂的重要性在於影響風俗!
而民間的詩歌、歌謠、諺語也是風俗的一部分,
都是民眾相互溝通、評論政治、品評人物的管道!
風俗與民俗
雖然「風」與「俗」的含義稍有不同,但在實際應用中,常常混同為一個概念!
古代的風俗不僅局限於民間,也涵蓋了官方的規範與倡導!
漢代的政治者甚至設置「誹謗之木」來聽取民間的意見;
而如今的民俗學則更多關注在民眾中的社會文化傳統,稱之為民俗!
服飾風俗
服飾一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時代和文化的特色!
作為社會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文化、歷史和個人身份的象徵!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中國的服飾風俗歷經多次變革:
從薙髮不薙髮的抗爭,到婦女纏足與勸禁的發展等……
反映出古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
飲食風俗
飲食文化是中國社會風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呈現人們對生活品質和文化素養的追求!
從古代的茹毛飲血談起,到現代的茶文化和酒文化;
探討中國傳統食物、飲食文化,以及飲食器具的演變,一窺豐富多彩的飲食風俗!
本書特色
中國社會風俗史一共分為四本,本書為第一本。本書將從服飾、飲食兩個視角切入,進行詳細的研究與考察。從起源、演變脈絡到對社會的影響,藉此了解其淵源和底蘊,帶領讀者一探究竟中國衣食文化的多樣性和古人的價值觀。相信本書將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了解中國社會風俗的視角,並啟發對中國文化的更深層次理解和探索。
|
|
|
|
|
|
|
|
|
|
|
|
|
|
|
目錄
前言
服飾風俗
第一節 人類服飾探源
第二節 中國的傳統服飾
第三節 中國歷史上的服飾變革
第四節 佩飾和化妝
第五節 婦女纏足
第六節 中國傳統服飾觀念透視
飲食風俗
第一節 從茹毛飲血談起
第二節 中國傳統的食物
第三節 雅俗共飲的茶
第四節 中國的酒文化
第五節 飲食器具
第六節 中國飲食文化品評
|
|
|
|
|
|
|
|
|
|
|
|
|
|
|
作者簡介
秦永洲
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中國社會風俗史,開設「中國古代史」、「史學概論」、「中國社會風俗史」、「中國文化概論」等課程。著有《上古禪讓者之末大舜》。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被各大史學刊物多次轉載、摘錄。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