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核心賣點】 中國當代藝術海外「四大金剛」之一谷文達首本精選作品集,足不出戶便可飽覽名家大作; 裸灰板書盒鏤空雕刻谷文達自創「藝術」簡詞,值得典藏; 逾千張高精度膠片掃描圖,細節生動,「毫髮畢現」; 精製大開本,特種離心書脊裝幀,可完全攤平欣賞跨頁彩圖; 精選作者自述及國內外評論文章,多層次剖析創作觀念,全方位了解佳作; 中英文對照逾40萬字,打破語言限制; 作為一個在東西方兩種文化系統都具有卓越影響力的視覺藝術家,谷文達的大型回顧展受到各界關注。作為配合出版的紀念畫冊,本冊收錄多位專家分析谷文達的藝術作品及裝置的文獻,以及谷文達將近40年的藝術生涯的主要作品和文獻,附以谷文達撰寫的散文,展現其個人經歷與藝術氣質。本書整理了大量珍貴的谷文達作品,包含大量谷文達珍藏的高清作品素材及文獻,以及藝術家個人成長經歷的珍貴資料。 【一句話推介】 他是我們的同代人,也是我們中的特立獨行者 【內容簡介】 谷文達作為國際知名藝術家,其作品前衛而有話題性,作品曾於巴塞爾等國際藝術展展出及蘇富比等拍賣行拍賣。本書為藝術家個人作品集,收錄作者40餘年創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系列作品和展覽,如《遺失的王朝》系列,《聯合國》系列,《碑林——唐詩後著》系列,展出時期引發強烈討論的《生之謎》、《血之謎》系列。除收錄大量高精膠片掃描圖、細節圖外,還精選作者自述及藝術理論界評論文章,讓讀者全方位認識谷文達的藝術創作。 此外,書中還收錄近年來,由谷文達主導舉辦的大型公眾參與行為藝術裝置的圖文資料,充分展現藝術家對環保、文化等社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 後記中,收錄作者自著的個人經歷自述,讓讀者不僅能夠鑒賞作品,還能更多了解藝術家身份之外,谷文達的個人經歷與故事。 這是一套觀賞性及理論性兼具的藝術畫冊圖書,書中收錄了谷文達作為東西方聞名的視覺藝術家,在其40餘年創作生涯中極具重要性,名震東西方的知名藝術作品系列,如以錯位、肢解書法文字創作的挑戰正統水墨的《遺失的王朝》系列作品;以世界各國人髮為材料創作的的《聯合國》系列藝術裝置;以創新水墨打破語言障礙的《碑林——唐詩後著》系列作品;以胎盤等人體材料製作而引發世界範圍爭議的《生之謎》、《血之謎》系列裝置等。 上述系列作品除收錄千餘張超高精度彩圖、細節圖外,還精選作者自述及藝術理論界評論文章,從創作者及評論的角度,全方位闡釋作品的設計源起、創作過程、策展概念等,讓讀者全面對認識谷文達的藝術創作。 除展覽作品外,書中還收錄谷文達主導的大型公眾參與行為藝術裝置、活動花絮及精彩瞬間的圖文資料,充分展現作者對於環保等社會議題的關注與思考。此外,後記中亦有本次谷文達《藝術》回顧展的研討會實錄,通過理論界的不同層次及角度,對谷文達的創作及藝術觀念進行分析研究。 六大章節,涵蓋各大知名系列作品創作故事方方面面,形式內容,悉皆具備,旨在爲各路讀者打造完美體驗,為理論鑒賞指點迷津。自述後記語言犀利流暢,不時出現的幽默包袱,令人會心一笑,盡顯作者獨特的藝術家風格。 配合谷文達大型回顧展《藝術》,全書分為五個章節,從五個角度分析作者的創作觀念以及背後的個人經歷,相對完整展示了作者長達近40年的藝術生涯的主要作品故事和文獻。第一部分 現象、爭議與挑戰,概括了藝術家再國際及中國內地引起的現象級討論的主要事件;第二部分 奠基與建立當代水墨與書寫藝術 展示作者在上世紀80年代在當代領域進行的持續且深入的藝術探索;第三部分 生物時代 闡釋作者在國際上影響最深遠的眾多系列作品,大體反映藝術家對國族和聯合國、本土化與全球化等重大問題的思考;第四部分 語言與翻譯 作者最大的項目,包含六個分支,特別表現他對語言及其背後的文化差異等問題的思考,這當然不僅僅基於藝術家對世界性命題的高度自覺和敏感,同時也洞見了全球化表象背後湧動着的離散、遊牧、種族等等問題,以及語言、文化和文明之間的錯位、融合與衝突;第五部分 社會與參與 專注於藝術家所策劃的部分公共參與型行為藝術,在體驗藝術創造樂趣同時,引發人們對於語言、文化、環境的思考;第六部分 年表 研討會與後記,收錄研討會等活動實錄,以及藝術家撰寫的散文隨筆,展現其藝術家身份之外,以一位生活旁觀者的視角所觀察到獨特見解,展現其特別的文學風格。
序 前 言 藝術家自述 CHAPTER 1藝術的故事之:挑戰、現象與影響 CHAPTER 2 藝術的故事之:奠基與建立當代水墨與書寫藝術 CHAPTER 3藝術的故事之:生物時代之謎 CHAPTER 4藝術的故事之:語言與翻譯 CHAPTER 5藝術的故事之:社會和參與 CHAPTER 6藝術的故事之:全主義藝術:《中園》 年表、研討會、後記
作者簡介 谷文達 1955年生於上海,1981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後留校任教,1987年移居美國紐約,現為職業畫家,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畫廊舉辦展覽。谷文達是現今活躍的著名華人藝術家,也是八五美術新潮運動中的領軍者之一。他與徐冰、黃永砯、蔡國強被稱為中國當代藝術海外「四大金剛」。 上世紀80年代早期,谷文達把錯位、肢解的書法文字做水墨畫,藉此挑戰正統體制,並影響了後來一代藝術家。這些早期作品部分受到“文革”時期“大字報”的影響。他1987年移民美國,並開始創作大規模裝置。他將人的頭髮和胎盤粉用作材料來創作作品,試圖探索多元文化、全球化的主題:在裝置《聯合國》中,他用從世界各地收集到的頭髮組成漢字,再黏在厚實的木板和布簾上。從創新水墨畫到《碑林:唐詩後著》,谷文達把自己定位為一位有力的文化講解人,不斷闡釋着存在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語言障礙。 谷文達的創作反映了全球化時代人類內心的困惑與焦灼,他所追求的文化融合,是不切實際的烏托邦。在文化的範疇內,文化融合是一個偽概念。真正的普天同文,必須藉助超文化的信仰。在谷文達充滿狂想、不斷創造震驚的藝術實踐中,可以清晰地讀出巴別之野心。 1998年底,谷文達「蛻變與突破:華人新藝術」大展在紐約開幕,其作品《天壇》登上1999年3月《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的封面,成為華人藝術家的第一人。2002年3月號的《東方》雜誌(Orientations)更以畫家肖像作封面,並在內頁注明此乃創舉,一反該雜誌向來只關注亞洲傳統藝術的風格。歐雷利(Michael Kampen ORiley)撰著的《西方以外的藝術》「後現代和後殖民時代的國際主義」一章中,以谷文達為代表,闡述在1990年之後,非西方藝術家如何自由地汲古創新,開拓出超越的國際觀和多元化的視覺空間。英國藝術史家愛德華•露西•史密斯曾經稱他為「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來自中國的新生代前衛藝術家代表人物」。 谷文達是過去的40年裏中國和 / 或世界藝術家中一位最清醒和敏銳的弄潮兒,同時也是潮流過後最深刻和清醒的旁觀者。谷文達早在「八五新潮」時期,就以「遺失的王朝系列」等作品為代表,成為中國成名最早的觀念藝術家之一,也是學術界公認的藝術語言力量最強大的視覺藝術家的突出代表。谷先生善於從中國傳統基因中具有標誌性的文化素材 — 書法、石碑、古詩詞、拓片等,以水墨組畫、系列雕塑和大型裝置等形式,多方位深刻表達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和文化,對於現實世界無所不在的影響以及傳統基因在現代世界的轉化和變異。同時他對於改革開放以後出現的盲目崇拜「舶來」的西方文化,特別是對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全盤拿來和氾濫提出了質疑,主張建立源於中國文化傳統的中國當代藝術。他發明的「以字組詞」開創了一種言簡意賅的綜合性語言表達方式廣受學術界關注。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