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购商品
书目分类
特别推荐
本書是一本全面介紹乾燥原理與技術的工具書,全書四篇共53章。第一篇介紹乾燥過程的基本原理、模型類比、計算方法及相關實驗技術和現代測量方法等;第二篇介紹各種現代乾燥方法和典型傳統乾燥器,新型組合乾燥器;第三篇介紹了食品、水果蔬菜、糧食、藥品、中藥飲片、藥物、生物製品、乳品、木材、聚合物、煤及礦物等的乾燥應用;第四篇介紹了乾燥過程的輔助系統,如供熱系統、通風及收塵系統、加料及排料裝置,以及節能、安全操作等。 此外,本書在序和緒論中介紹了國內外乾燥技術的發展歷史及當今的學術活動。本書的宗旨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參考本書可進行乾燥方法和設備的選型、試驗和設計,並可比較全面地瞭解乾燥技術的發展動態。因此本書可供工廠技術人員、研究設計人員參考及作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輔助教材。
緒論1 第一篇乾燥過程基礎 第1章乾燥的基本原理及過程計算25 1.1濕空氣25 1.1.1空氣的濕度25 1.1.2濕空氣的其他物性27 1.1.3濕度圖30 1.2濕物料37 1.2.1濕含量37 1.2.2平衡濕含量37 1.2.3物料的分類37 1.2.4物料和濕分的結合形式38 1.2.5濕物料的結構特性和力學性質40 1.3乾燥動力學44 1.3.1概述44 1.3.2物料的乾燥特性45 1.4乾燥過程的基本計算48 1.4.1總體熱質衡算49 1.4.2微分熱質衡算54 1.4.3間歇式乾燥60 1.4.4內部控制的乾燥過程計算60 1.5乾燥器設計計算62 1.5.1間歇乾燥器乾燥時間計算62 1.5.2連續乾燥器容積的計算64 符號說明67 參考文獻69 第2章乾燥中的試驗技術和測量方法70 2.1物料的物性參數測量70 2.1.1顆粒性物料的物性參數70 2.1.2物料的比熱容73 2.1.3物料的熱導率(K)和熱擴散率74 2.1.4物料中水分的汽化潛熱75 2.1.5物料濕含量的測定75 2.1.6氣體濕度與排氣成分的測定78 2.1.7溫度的測定82 2.2物料吸附等溫線的測定82 2.3濕分擴散係數87 2.4相間傳熱係數和傳質係數91 2.5乾燥常數93 2.6乾燥動力學實驗94 2.6.1概述94 2.6.2乾燥動力學試驗94 2.6.3單顆粒(液滴)的乾燥動力學測定95 符號說明97 參考文獻98 第3章乾燥過程的模型和類比100 3.1緒論100 3.1.1模型與類比100 3.1.2乾燥過程的模型101 3.1.3乾燥過程模型的種類102 3.1.4模型與類比過程的檢驗與驗證102 3.1.5乾燥過程模型與類比的目的103 3.2物料乾燥模型103 3.2.1多孔介質103 3.2.2基於連續介質假設的模型109 3.2.3體積平均模型122 3.2.4孔道網路乾燥模型131 3.3基於乾燥過程的模型141 3.3.1固定床乾燥模型142 3.3.2流化床乾燥模型144 3.3.3氣流乾燥模型146 3.3.4噴霧乾燥模型150 3.3.5轉筒乾燥模型152 3.4模型中熱質傳遞參數的確定157 3.4.1有效濕分擴散係數157 3.4.2熱導率162 3.4.3對流換熱係數與對流傳質係數163 3.5乾燥過程模擬165 3.5.1偏微分方程類型166 3.5.2偏微分方程數值求解167 3.5.3有限元法簡介169 3.5.4乾燥過程與設備軟體169 參考文獻171 第4章乾燥過程的能量分析174 4.1能量轉換的差異性174 4.2不同形式的計算175 4.2.1閉口系統的175 4.2.2開口系統的焓176 4.2.3熱量176 4.3平衡方程及效率178 4.3.1閉口系統平衡方程178 4.3.2開口系統平衡方程179 4.3.3效率179 4.4物料水分結合能180 4.4.1濕物料的物質結構特徵180 4.4.2乾燥系統及其狀態參數變化181 4.4.3水分汽化遷移過程的自由能平衡方程182 4.4.4水分結合能的理論解184 4.4.5物料的水分活度185 4.4.6物料水分汽化時的理論熱耗185 4.5乾燥系統分析及能效評價186 4.5.1乾燥工藝系統186 4.5.2乾燥系統的狀態參數圖187 4.5.3乾燥基準點及基準函數188 4.5.4乾燥特徵及其理論表達189 4.5.5乾燥系統效率圖解193 4.5.6乾燥系統的能效評價195 4.5.7熱風乾燥工藝系統的流195 4.5.8乾燥系統匹配及能效評價法197 參考文獻199 第二篇乾燥方法和乾燥器 第5章隧道乾燥和廂式乾燥203 5.1概述203 5.2廂式乾燥器204 5.2.1水準氣流廂式乾燥器204 5.2.2穿流氣流廂式乾燥器207 5.2.3真空廂式乾燥器211 5.3隧道乾燥器213 5.3.1隧道乾燥類型213 5.3.2隧道乾燥理論218 5.3.3隧道乾燥的熱效率220 5.3.4託盤220 5.3.5空氣迴圈量221 5.3.6產品溫度221 5.3.7產品品質222 5.3.8其他隧道乾燥223 參考文獻226 第6章轉鼓乾燥227 6.1引言227 6.2轉鼓乾燥器的乾燥機理及特點227 6.2.1乾燥機理227 6.2.2操作特點229 6.3轉鼓乾燥器的分類及結構230 6.3.1轉鼓乾燥器的分類230 6.3.2轉鼓乾燥器的結構230 6.4轉鼓乾燥器的規格及應用236 6.4.1單鼓乾燥器236 6.4.2雙鼓乾燥器236 6.4.3對鼓乾燥器237 6.4.4帶密閉罩的對鼓乾燥器237 6.4.5多鼓乾燥器239 6.5轉鼓乾燥的熱質傳遞計算239 6.5.1熱質傳遞機理239 6.5.2熱質傳遞計算240 6.6轉鼓乾燥器的控制243 6.7轉鼓乾燥的研究進展243 6.8轉鼓乾燥器的設計與選用244 符號說明245 參考文獻245 第7章盤式連續乾燥器247 7.1概述247 7.2基本工作原理與結構形式248 7.2.1基本工作原理248 7.2.2盤式連續乾燥器的基本結構形式249 7.3擴散理論及傳熱傳質254 7.3.1傳導乾燥過程簡析254 7.3.2傳導乾燥中固定床層的傳遞阻力254 7.3.3擴散理論模型255 7.4乾燥特性261 7.4.1盤式連續乾燥器的乾燥曲線261 7.4.2各種乾燥參數對乾燥過程的影響262 7.5主要結構266 7.5.1加熱盤266 7.5.2耙葉270 7.5.3主軸系統281 7.5.4箱體286 7.6主要特點及與其他乾燥方法對比288 7.6.1主要特點288 7.6.2與其他乾燥方法對比288 7.7乾燥工藝設計289 7.7.1乾燥工藝設計的內容及程式289 7.7.2乾燥實驗技術296 7.7.3常壓型盤式連續乾燥器工藝設計302 7.7.4真空型盤式連續乾燥器工藝設計305 7.7.5氮氣保護及氣體循環型盤式連續乾燥器工藝設計308 7.8盤式連續乾燥器的適用範圍及典型應用實例311 7.8.1簡易流程型——飼料級磷酸氫鈣的乾燥313 7.8.2常壓操作型——硫鐵礦粉乾燥313 7.8.3真空溶劑回收型——維生素C乾燥314 7.8.4氮氣迴圈型——除草劑乾燥315 7.8.5大型氮氣迴圈型——聚甲醛乾燥316 7.8.6化學反應型——盤式幹法乙炔發生器318 7.8.7煆燒型——氧化鋁低溫焙燒319 7.8.8上傳動式——硝酸鉀乾燥321 7.8.9煙道氣傳導加熱型——輕質碳酸鈣乾燥321 7.8.10組合乾燥322 7.8.11返幹料工藝326 7.9產品型譜327 7.10安裝、調整、使用、維護、常見故障排除328 7.10.1設備安裝328 7.10.2試車及工藝調試328 7.10.3設備運行328 7.10.4設備維護與保養329 7.10.5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329 7.11盤式連續乾燥器的節能329 7.11.1結構與工藝參數優化330 7.11.2冷凝水回用330 7.11.3氣體循環式乾燥330 7.11.4利用熱泵技術回收乾燥尾氣熱能330 7.11.5組合乾燥331 7.12盤式連續乾燥器的發展方向331 7.13盤式連續乾燥器常用的附屬裝置332 7.13.1給排料裝置332 7.13.2風機339 7.13.3除塵裝置341 7.13.4熱源341 7.13.5真空系統345 符號說明350 參考文獻351 第8章槳葉攪拌式乾燥353 8.1概述353 8.1.1槳葉乾燥機的形式353 8.1.2楔形槳葉乾燥機的結構及特點357 8.2傳熱傳質361 8.2.1傳熱模型361 8.2.2傳熱計算363 8.2.3傳質計算365 8.3結構設計366 8.3.1熱軸367 8.3.2殼體367 8.3.3其他367 8.4乾燥過程中的影響因素368 8.4.1物料黏性368 8.4.2熱軸轉速368 8.4.3溢流高度369 8.4.4斜度369 8.5工業應用及計算實例369 8.5.1工業應用369 8.5.2計算實例371 符號說明373 參考文獻374
客服公告
热门活动
订阅电子报